第四譜(5/7)

第六卷

燒賣老師沉默不語地點了點頭,愛則神色激動地質問:

「修得好嗎!?都已經裂開了耶!?」

「當然能修復。那種程度的瑕疵,貼張膠帶就行了。」

「「這麼簡單!?」」

「棋盤是生物。不讓砍伐下來的木頭枯萎,使其維持盎然的生命力,才是製作棋盤的奧秘。所以棋盤殘留著自我修復的能力,也正因是生物才有瑕疵。」

「將棋盤是……生物……?」

我向陷入混亂的愛,透露謎題的解答。

「那面棋盤是『生盤』,所以破裂也無妨。」

「唔咦咦……?」

愛更加混亂了。

「最適合製作將棋和圍棋盤的木材是榧木。不過這種木材本身便具有容易龜裂的性質,於是人人都稱『榧木易裂』。」

「咦咦!?那、那為什麼還要選用這種木材!?」

「那是因為榧木同時具有易於閉合的性質,而有『榧木易合』的說法。」

「榧木……易合?」

「縱使置之不理,生盤的瑕疵也會自然閉合,並緊密修復到令肉眼甚至看不出痕迹。不過一旦有雜質混入瑕疵中,閉合處便會留下黑線。」

「原來如此……所以只要貼上膠帶,便能避免混入雜質……」

「是的。比隨便加入填料要來得好多了。」

想通緣由的天衣低喃一聲,燒賣老師向她點點頭後,繼續往下說明:

「榧木是極富彈性的材質。即便使勁將石頭或棋子敲打其上,那柔軟的觸感都能溫柔承受……所以用榧木棋盤下圍棋及將棋時,無論多久指尖都不會疲憊。」

優良棋盤有益於指尖,也會與棋士的氣勢產生共鳴而高聲作響。榧木以外的棋盤會令手指疲勞,而疲勞感也會隨之影響將棋表現。

「圍棋與將棋都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表示棋盤與棋子也歷經了相等歲月。如同棋譜逐漸洗鍊,棋具也在反覆試做失敗中愈發精緻。與受到珍藏的正倉院皇室寶物『木畫紫檀棋局』對照之下,現代棋盤的形狀與材質都截然不同。」

燒賣老師直視愛的雙眸說道:

「把棋盤寄放於八一先生家的過程,我們稱為『借盤』。將生盤借出給使用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令棋盤逐漸乾燥。」

「乾燥?……是指弄乾它嗎?」

「沒錯。製作棋盤時最重要的過程即為『乾燥』。每寸大小需要一年的乾燥期。」

「七寸棋盤的話……要七年!?那麼久……?」

愛大為震驚。光是乾燥期間便與自己年齡相差無幾,也難怪她會訝異。

「不過無論乾燥期多長,若保持砍伐下來的狀態,是無法完全乾燥的。將其裁短、塑造成棋盤的形狀後,木頭必然會產生彎曲。因此必須先打造試用棋盤,令其乾燥,並把棋盤置於實際使用的環境,再觀察彎曲的程度。這過程即為『借……(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