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第一卷

有人說近來的小說似乎不再像從前般有趣。當然啦,針對此,也有人持反對的意見。只是,就算這只是其中一部分人的聲音,讓我們想想,為何會有此一說產生呢?記得在福田恆存、安西徹雄所譯的《正統為何?》一書中,就記載著這麼一段話。

「從前流傳下來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往往是一位非常平凡的少年,和你我沒什麼兩樣。而故事是從他一天遇到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展起。……然而,現代的小說卻恰恰相反。故事中的主角本身經常就是一個奇怪、特異的人。換言之,故事是以不正常的背景情況做為發展,遠遠脫離正常的演變,而以異常代替正常。……如此一來,難怪現代的小說會予人一種無趣的感覺。……至於現代的寫實小說,所描述的也往往是發生在一個原本狀況就異常的人身上的事,敘述他在這乏善可陳的世上所做下的了斷。」

了解了現代的小說寫法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從前的童話故事。同樣是根據上述一書的評論,書中提到過去的童話故事,其故事發展往往合乎道理、切合實際,而非憑著空想捏造出來。且在童話的世界裡,還有其欲提供世人的正確意見導向,這些法律上、論理上的觀點,往往就是融於所謂的魔法當中。換句話來說,過去的童話經常藉由故事裡的魔法來創造一個合理的超現實世界。因此,在超現實的世界裡,故事發展處處合情合理,文章的內涵也十分明確,不因同情或感傷等旁雜的心理因素動搖了故事該有的發展和結局。也因為如此,在講求因果報應、勸善懲惡或自業自得的原理下,過去的童話故事顯得較為殘酷,透過閱讀,孩子們可很明確地了解這個世界殘酷的一面,在觀念上得到強烈的烙印。

可惜,到如今,孩子們閱讀過去這類童話故事的機會逐漸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興童話。這些新興童話或稱為「兒童文學」的讀物,乃是大人們特地為讓孩子閱讀所寫出的。其中的故事主角不管是個孩子或是動物,所欠缺的始終是一份寫實。而部分作品更是以為以孩子的語調寫出些童言童語,就算是童話,結果故事裡面儘是一些空想及不符合實際生活的敘述,對孩子而言無異是本無聊的讀物罷了。這無異又是現代風的無聊小說發生在兒童版上的另一個悲劇。

基於此,模仿從前的童話故事,以過去的故事為骨架,創作出一個合乎情理、超現實且具殘酷特色的童話是有其必要的。也基於這個感想,我著手創作這本「童話集」。由於是童話,並非小說,文中將以道理、啟示為基礎,配合想像力的發揮,較不重視情感的傾訴及……(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