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面試

第一卷

成為一名牧師。那是瀨戶內陸自幼以來的夢想。

他在周末學校被牧師的演講打動,在這份感動中決定踏上成為牧師的道路。先在教會裡工作,然後為那些不幸的孩子開設福利設施,這是瀨戶內年輕時對自己未來的構想。

但是,他找了很多教會,都說因為財政緊張而無法開展新事業。那麼就先考慮掙錢吧,於是他開始了回收業的經營。

那是大學畢業隨後的事情,至今差不多已經過去了三十年。一股腦的學習經營後,店慢慢壯大,他終於在這個歲數成為了一個擁有包括直營店和加盟店在內眾多回收店的企業主。但是,當年的目標還沒有實現。而在每日忙於運營資金並且幾乎沒有盈利的現狀下,夢想仍舊水中月而已。

原因之一便像女兒說的那樣,我的經營的順利說不定就是在幫助別人。瀨戶內這樣想過。拿東西來賣的人們都是一臉為以後的生活焦急的陰沉表情,所以他想,乾脆給他們提供優惠,暫且不考慮盈利開始高價回收吧。以上便是這次活動的契機。他們有困難的話就接受他們的訴說,絕不會只考慮回收價。這便是他作為曾志願成為牧師的企業主力所能及的善行。

我作為商人也許不合格,但是我不後悔。現在店面那邊還算是興隆,將來的事情也有好好地考慮,公司也好回收店也好,都不會淪入負債的境地。讓女兒楓接替自己繼續為金錢煩惱是絕對不行的。

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就像過去為我開闢了道路的牧師做的那樣,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最大的努力。這是我的人生信條。

而現在,瀨戶內就在四周圍著書架的狹小辦公室里,熱心地聽著一位前來賣回收品的名叫凜田莉子的人說話。

莉子好像不太會講話,但和她的外貌一樣,瀨戶內總感覺她身上的某個地方很引人注意。她那帶著八重山方面的語調活生生地展現出了當地的風俗、以及莉子少女時代的情感。她來東京前的想法、父母以及老師對她的溫情、還有她在東京苦於面試和考試的場景,在她的描述下彷彿歷歷在目。

她的心靈清澈,是幾近透明的吧。瀨戶內不禁感慨。

對什麼事情都率直的她不為譏諷和誇耀所困,將自己的所有都清楚直白地傳遞了過來。她對此並沒有自覺,甚至不知道獨自生活帶來的孤獨與寂寞。

現在莉子正以本次面試的主題,熱情地講述著自己對將來的展望,而且她說著說著便潤濕眼眶,臉頰上滑下了豆大的淚珠。

「所、所以我,」

莉子邊用手指擦眼淚邊說著,聲音也開始發顫了,

「不管是用什麼辦法,都想要改變離島的環境,我想成為能夠改變那種事情的人。具體該做什麼職業我會學習的,但是現在首先要學會……(内容加载失败!)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