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第十三卷

首先,我終於覺得自己像個作者在寫故事了。

當然它只是個故事。所以,請先讓我說說「故事」本身吧。

通過電影,電視劇,漫畫乃至小說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並知道故事本身,而且觀看它們我們總會伴隨著一種享受的快樂,但這種享受也在讓我們猜測它(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以我們會抱著期待的的感情堅持(觀看)下去。

換句話說,(我們會)假設故事會以某種形式結局

不用說,有些故事似乎(想要)結束了,但卻不想結束,可現實是,一個故事必須得迎來一個結局。

在一個合理的故事結構中,故事中的角色有些會生存下去,有些卻會(以某種形式)死亡。

這正是故事會感動人(的地方)—也包括我自己—讓我開始認真思考他們的結局。可能是喜劇,也可能是悲劇。一個簡單的結論卻摻入了複雜的因果關係,由於各種巧合帶來的力量,人類的民運竟開啟了終結的結局!這個故事最後正好佐證了這一觀點。無論是採用[url=]死神[/url]鐮刀收割似的(結局)還是紅色命運聯繫紐帶似的(結局)。最後,還是歸結於(每個人的)命運決定了(每個人的)結局

而且正如所有讀過(這個故事)的人都知道,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故事仍然在現實世界中影響著我們。

換句話說。。。是的,我們就是以結局的角度去考慮事情(應該是指角色的命運吧)


當男孩遇見女孩時,我們會猜測他們最後是否會在一起。

當犯人在犯罪時,我們會猜測他是否會被捕。

當我們活著時,我們會猜測自己是否會繼續活下去

現在我們的大腦被可怕的「病毒」感染著,我們稱它為「故事」

它使得我們的大腦沒有任何自主性。

人類不能把時間定義為感覺,然後我們就把它定義為故事。

2000年之前,我收到了來自神奈川縣老朋友的的電話,我猜他是邀我出去遊玩,但是他卻告訴我,我的前任女友已經去世了,自從我們分手以後就沒聯繫過她了,現在卻從我的朋友那得到了(這震撼的)消息。

「額?這是真的么?」

〈真的,要是有更多的消息我會再打給你〉

「天啊,你看起來真的不是開玩笑!」

〈當然,我怎麼可能是在開玩笑?〉

「額,我明白了,謝謝你告訴了我這些」

然後我就記住了這無聊而又短暫的對話。

當時,我並沒有感到任何的困惑和悲傷,相反的是,我好像知道它就是這麼回事。

但是,當他第二天再打電話給我並告訴她(作者的前女友)的死因時,我莫名奇妙的無法思考問題,我無法坐下,一種不耐煩的奇怪感覺孕育而生,一滴滴冷汗在我臉頰上流下。這並不是表……(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