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步兵旅二營六連與麵包店老闆

上卷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四日(一)。

從前天就開始下的大雪將大地染白。

沉重的鉛灰色天空下,載著柯露卡等人的列車發出金屬碰撞聲後停在洛摩拉車站。列車門一打開,新兵們紛紛下車踩在被雪覆蓋的大地。

貨運列車不能再繼續往東前進。因為裝甲列車正在前方和敵人交戰,貨運列車在那裡只會礙手礙腳。

因此柯露卡等人穿上滑雪板。穿著毛衣和全新迷彩服的新兵們,拖著載運補給品的雪橇迎著強風在往斯歐湖的國道上向東前進了十公里,接著再爬上標高一百八十二公尺的柯拉山後,一個南北狹長、蜿蜒在山谷間的湖就出現在他們面前。

「是柯拉湖!」

新兵們將來自遠東島國的竹製雪杖往雪中一插,暫時停下腳步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斯歐密是個森林與湖的國度。有超過兩萬個湖泊散布在全國各地,本來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景觀。不過從山頂俯瞰的光景對他們來說仍然獨特。

如果攤開斯歐密的地圖,注意看拉多加湖以北的區域就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不管是河還是湖,大體上都呈現南北狹長的形狀。像是在一片立著的玻璃上噴水,再用沒擰乾的抹布往一個方向擦,水痕都是同一個方向。

柯拉湖也不脫這慣例呈南北走向。南端化為一條河,蜿蜒在冰封的森林中並向東南方延伸。在河口附近有為東西向橫切而過的國道所架設的橋樑,再往南一公里則有鐵路用的鐵橋。

大軍想要西進不是經由國道就是要利用鐵路。因此維納亞的軍隊必定會通過此處。斯歐密軍為了阻止敵人,以包圍這兩座橋西側的形式布置防禦陣地。

最外層是三排帶刺鐵網與用亂石堆成的對戰車路障,其次是二十公尺寬的對戰車壕溝或斜坡,內層再設置二十公尺寬的兩排帶刺鐵網,最裡面才是斯歐密軍的防禦陣地。

到達斯歐密軍陣地的柯露卡一行人,受命前往的是第三十四旅哈特曼少校率領的二營。

柯露卡會被派到六連完全是偶然。新兵排好隊後,就從最前面依照「你是四連,下一個五連……」的順序分派出去,她剛好是第六個。

維納亞軍在十一月三十日開戰後立刻突破了斯歐密的國境,現在已經推進了二十公里。

其中第八軍正往拉多加‧卡雷利亞方向前進,司令官是伊凡.哈伐洛夫。他將麾下的部隊分為三部各自展開。

第一百六十八、第十八狙擊師沿拉多加湖北岸西進。

第七十五、第一百三十九狙擊師則繞過斯歐湖北側往杜娃湖前進。

第五十六狙擊師則是在燒毀希斯拉村、進入斯威拉帝之後向柯拉地區出發。

斯歐密軍第三十四旅二營六連的士兵,自開戰後就一直避免和敵人正面交鋒,進行……(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