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內心與心情的問題

第十卷 不吉波普悖論 無心之紅

嗯,假設現在發生了什麼問題。雖然最終都會解決,但是在解決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會有說這種話的人存在,「但是,你現在的心情真的解決了嗎?」他們會擅自的杠了起來,讓你辛苦解決掉的問題席捲重來。他們或反其道而行,對你的所作所為喋喋不休。如果他們說的話存在正當性(比如實際上問題沒有真正的解決。)的話還行,如若不然,那傢伙以外的人是完全無法理解他所說的「心情」為何物,並感到「究竟哪裡還有問題?」。也會讓人覺得「不是已經結束了嗎?」「你要是覺得不妥為何不早點說出來?」之類的。他所說的「心情」究竟為何物。也許他有著別的原因,所以把自己的不滿全部撒在了,對你解決了這麼簡單的問題還有臉裝模作樣的樣子看起來不爽這一點上面不是嗎?不禁會讓人這麼思考。並且,這基本上就是真相了。這時回顧一下自身,在因為某事生氣的時候,冷靜下來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你並沒有那麼生氣,你只是對某些無可奈何之事感到了怒其不爭。比如玩遊戲卡關的時候,你發著「氣死我了」的牢騷,然後按下重新開始的按鍵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對遊戲本身撒氣不是嗎。……大概。


「心情」這種東西很麻煩。在你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什麼阻礙的時候,並且被人說道「你是不是沒有用『心』啊?」,並且被當成了某種正當的里有所看待之時,不由自主地就會反過來惱怒到「那我自己的『心情』怎麼辦啊」。那種對立,終究帶來不了任何事物。沒有意義。被人說到「你倒是想想我的心情啊。」的時候,你就會想到你不也沒有理解我的心情嗎,你有什麼資格讓我理解你的心情……然後變得十分感情化,話題完全沒有進展。沒有任何意義。只要沒有一方說出「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問題就無法解決。其實我舉了一個規模很大的例子,並且也是平日會遇到的例子。


人們在做些什麼的時候,一定會留下某種「心」。即使被人說了「你這沒有用心啊」,也會留下一種叫做「無所謂了」的「心」。也有人會說,交給機械製作的東西「沒有心」,但實際上也留下了製作那個機械的人的「心」。只要跟人扯上了關係的東西,都不能說沒有心。並且,你把這個當作前提,會把一些事情看起來十分的美好,但是在中途發生了對「心」來說讓人心情不怎麼好的事情,就會覺得人會不會脫口而出「但是,在心情的問題上來說————」。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嗎,問題果然並不是「心情」上的東西,而存在於「心」之中。人所謂的心情,說到底如水上浮萍,容易把自己的憤慨轉嫁到他處,十分的不……(内容加载失败!)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