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這個時代,修驗道在高尾山逃過一劫續存了下來。正確而言,與其說是苟延殘喘,不如說是在二○七七年的現在發展到了巔峰。

所謂的修驗道,乃是日本獨有的混合性山嶽宗教。自古以來在平地誕生的密教、神道、陰陽道的技術透過山嶽的平台交會融合,在中世紀之後成為修驗道,邁入了成熟的階段。其知識體系博大精深,涉獵的領域甚至包含了民間療法和咒術,過去精通其秘傳修法的人時常扮演著從幕後推動歷史部分舞台的角色。

原本在邁入近代聲勢便一落千丈的這個宗教,在世界遭遇污染後,又重新受到拋棄都市生活回歸山野的群眾的擁護。

都市基礎建設因為病毒污染而癱瘓崩潰,於是饑渴難耐、渴望能有棲身之處的人們入住山院,手持錫杖翻山越嶺,採集包括山菜在內的金、銀、鐵等礦山資源,或者生產炭與木材來勉強糊口。至於狩獵採集生活所必須的知識、技術以及哲學則全在修驗道學習。

高尾修驗正是其中一個修驗者組織,透過支配高尾山這個交通要衝來壯大組織的力量。現有為數七十名以上的門徒,附近一帶的山野全在它的支配之下;平日仰賴信徒的捐獻和山嶽資源的買賣維生,同時不斷擴充勢力。

率領這個組織的乃是「※大先達」吉荒庄三,四十七歲。大先達在修驗道名列第四位的高僧。吉荒大先達並不滿足於那個地位,每天勤於修練藉此修養自身與一門,將高尾一帶的農村掌管得安定平和。(譯註:先達為指導入山的信徒或修行僧修行之人。)

但,那一天——

吉荒面色凝重地從櫻花盛開的山頂睥睨眼下。他的裝束神似歌舞伎劇『勸進帳』中的弁慶,是唯有上戰場時才會穿著、古風盎然的結袈裟裝扮。

有著指導者身分、人稱「先達」的修驗僧共四名,他們身穿胸口掛上了一串菊綴的※衲袈裟,集聚在吉荒的四周。四人手中各握巨矛,裝置在前端、形狀各異的刀身在日光的照耀下刺眼奪目。(譯註:衲袈裟即俗稱的衲衣,一般使用舊破布縫製而成。結袈裟則是修驗道獨自的袈裟,又稱不動袈裟。)

春風自山頂席捲而過,使枝葉婆娑起舞,橫掃遍地野草,捲起漫天的櫻花花瓣,在耳畔轟聲大作。但五人只是紋風不動地承受著。現場這股令肌膚髮麻的氣氛不是一陣山風就能一掃而空的。

在雜木和矮竹叢遍布的山坡地上,有數十名身披白色羅衣、人稱「新先達」的一般信徒俯伏在五人的跟前。信徒個個手握烏亮的六尺棒,儘管伏低的面孔深深地理進了草叢,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緊盯著山麓不放。

高尾山系的地勢固然平緩,但面積十分遼闊。從吉……(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