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花瓣
第三卷 荊棘之森
——如果回憶這樣痛苦,我將不再向他人渴求什麼。
16歲的冬天。
我經歷了撕心裂肺般的痛苦離別。
春之蓓蕾
1
我與栞第一次的相會,是春天的某一日。比往常早了許多來到學校的一個早晨。
並不是有特別的事要做,為什麼那麼早上學,簡單地說就是弄錯起床時間了,僅此而已。我比平時早了一小時起床,走進最近的車站時仍未察覺,在登上電車後發覺身邊少了平常的擁擠時,我才明白過來。
我本來就是不喜歡鬧鐘、也不會特別在意時間的人。所以早上鬧鐘響起,我真以為快遲到了。今後還是盡量避免出現這種錯誤吧。
搭從JR的M站開出的循環公交車,在學園前的車站下車時,早晨的光線讓睡眠不足的雙眼稍稍覺得刺痛。
用手遮擋著陽光,我穿過了高大的校門。從校道兩旁濃密的銀杏樹下仰望的藍天,有如在描繪一條長長的道路,就像是銀河一般。
(銀河嗎……)
有點羞恥,又帶點浪漫的說法。如果我在班上同學的面前說出這種詞語,她們會露出怎樣的表情呢。
——意外呢,不率直的佐藤聖同學,也有這麼可愛的一面啊。
但是,這種像是為了故意取悅她們的話語,我沒理由去說。
把背後蓬亂的長髮挽起時,我小聲沉吟了一句:「像個笨蛋」。
(誰像笨蛋?)
與答案最相近的詞語是「全部」和「自己」。
比如說,對於這個世界感到無比滿足、臉上帶著天真笑容的莉莉安學生們。
還有對自己的養育方針從未抱有任何疑問的、卻仍憂心忡忡的父母們。
以及只要成績優秀,便不會給你貼上不良標籤的校方。
還有無論對什麼都感到厭煩,但仍讓自己過著這日常生活的我自己。
所有這些,全部。
如果一個人對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沒有好感,或許最大的問題是自己本身吧。
這個世界在我出生之前便已存在,這個世界的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如果有人無法適應,那麼責任肯定在於無法適應的人而不是這個世界。
在尚未能認清這個世界時,還是先乖乖呆著吧——但是對十六歲這種叛逆的年齡來說,時不時會本能地拒絕做出某些「清純少女」應有的舉動。
為什麼非得和大家一起笑不可?
為什麼非得去聽那些毫無興趣的話題不可?
所以我只得保持沉默。
沒辦法,因為這裡是天使的牧場。
所以立在分岔路口的聖母瑪利亞像,在我看來便有如寺院門前的仁王像一般。
(看吧……)
雖帶著如此純潔清澈的表情,但她會守候在此處,無非是為了分辨學生的好與壞吧。
我把右手作成手槍的形狀,指向那潔白的瑪利亞像。站在盆景般小小的綠色樹林中的聖母瑪利亞,正為莉莉安女……(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