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間 二

第五卷

自古以來,公開處刑就是西歐民眾最大的娛樂。

畢竟那是個籃球、電玩尚未普及的時代。雖然有書籍,但能讀寫文字的人並不多。更別提欣賞音樂與戲劇了,對於大部分「民眾」而言,那些都是幾乎不會接觸的事物。

在這種環境下,於街頭廣場舉行的公開處刑,是能簡單撼動大眾情緒,不論善惡,給平坦生活節奏中帶來強烈刺激感的娛樂活動(……當然表面上還是有避諱行刑人的習俗存在)。

他們並非只是觀看「它」。

有時還會積极參加。

舉個例子吧。

有一種名為羞辱刑的刑罰。跟以斧頭斬首,或被巨大齒輪裝置輾爛手腳打成結之類的刑罰相比,是被分類在「還有救」的刑罰中。

內容很簡單,就只是綁住受刑人手腳,讓他站在廣場中央一陣子。換言之是給予犯人「恥辱」的刑罰,若罪行較重就會給予更大的「恥辱」,所以也有扒光衣服或在臉上套豬頭面具等形式。

這種羞辱刑,表面上看起來不會發生直接的暴力行為。

事實上,也只是行刑人綁住罪犯的手腳將他放在那裡。

不過,也確實存在行刑人不會阻止民眾做出任何舉動的潛規則。缺乏刺激的「善良鄰居」會對動彈不得的罪犯做出丟石頭、棍棒毆打、甚至潑灑自家糞尿等「充滿正義感」的刑罰,還以此為樂。

到頭來。

先不去回顧臭名遠播的魔女獵殺,那時的犯罪搜查能力根本是極為草率。當然民眾也知道這種內情,也能推測他們表面上雖然裝成「無法反抗高層意向」,但其實對於能制裁「雖不是壞人,但想將之當成壞人的鄰居」而暗自竊喜。

那就是如此的時代。

不論罪狀或傳說,都能之後再隨心所欲加油添醋的時代。

把不小心碰撞富商肩頭的人當成「稀世大盜」斬首,給準備聲討丈夫外遇的妻子安上「被惡魔附身而有暴力傾向」的罪名,被砍下的頭還會眨眼,濺血的地面長出有女性外型的奇妙植物等故事稀鬆平常地傳播。不僅如此,情報的正確度失准到這些故事甚至會記載在政府的官方紀錄中,就是個這樣的時代。

或許正因如此。

屬於她的「傳說」,才會埋沒在雜亂的情報之中。

芙羅蘭·克洛伊杜尼。

經歷過魔女獵殺的重點要素「借拷問以證明清白」的原型「神明審判」,共計三百零八次的女性。


用雙手握住長時間放置火中的高熱岩石。

綁住雙手雙腳沉入泉水中。

綁在塔頂遭受雷殛。

關在牢獄中,斷水斷糧達一個月以上。

……這些經歷不但沒殺死這位女性,她甚至還面不改色。而在當時的「傳說」中關於她的真相以及所使用的詐術手段,根本無法下定論。

神明審判最主要的手法,就……(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