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間 一

第八卷

音樂家是種難以應付的生物。

雖然將演奏家、指揮家、作詞作曲家等全部用「音樂家」概括會有不少問題,但他們有個共通的困境。

音樂家全都熱愛音樂,沒有例外。

他們希望自己將音樂分辨得比任何人都清楚,將音樂研究得比任何人都透徹,創造的音樂比任何人的作品都要動聽。所以,他們驅策雙耳的程度遠比常人嚴重,甚至因此重聽的案例也不算罕見。

比任何人都要勤於追求美妙的樂音,導致認知聲音的能力不斷遭到磨耗。

然而,這種諷刺的現象不止發生在音樂家身上。

畫家用眼過度、廚師不斷試吃導致營養與健康失衡、棒球選手操壞肩膀、足球選手膝蓋重創。

試圖在某條路上達到極致的人,往往會為此傷害自己的身體。

即使如此、即使明白會如此,依舊有在這條路上前進的覺悟,或許正是身為求道者的第一前提也說不定。

倘若果真如此。

「……」

過去在學園都市自稱木原加群、在「搗蛋鬼」中自稱貝魯西的男子,正於堆積了許多船舶殘骸的「海上墳場」里默默地進行作業。

目前是十一月。海面有層看似白霧的東西,彷彿被寒冷的空氣刻成浮雕般立了起來。儘管「海上墳場」裹在這層薄薄的霧氣里,這名男子的嘴邊卻看不見白煙。

實際上,他根本沒呼吸。

這人看起來完全沒感受到周邊的刺骨寒意,身上也看不見任何生物理所當然該有的反射動作與反應。

英靈戰士。

沒有生物活動的基礎——生命力,只靠外部灌注魔力進行精密動作的無情緒物體。

他與「搗蛋鬼」會合,只為了一個目的。

就某種意味上木原加群完全達到了目的,但他的感覺器官卻因此不斷遭到磨耗,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接收刺激的心靈。即使心臟仍在跳動、大腦仍在思考,本質上他依舊是「某種已經死亡的東西」。

持續進行作業的木原加群,速度有如時鐘秒針般穩定,動作則有如紡織機般精密。

他負責將漂流到「海上墳場」這數十數百艘船舶殘骸上的無線電、魚群偵測器、航行管制系統等計算機以電纜相連並進行程序上的調整,好讓它們能進行並列演算處理。要運用從學園都市回收的「第二名的空殼」,需要高速、大規模的計算裝置。

「搗蛋鬼」的另一面。

科學技術的關鍵,正是這名男子。

製造「長槍」所需的最終準備一項項執行完畢。木原加群已失去思考這件事有何意義的頭腦,只是默默地連接電纜,建立巨大的演算裝置。

即使這多半會吞噬過去他想守護的東西。

木原加群朝著手裡的小型無線電對講機說:

「……這邊已處理完畢。隨時都能用冷藏的臟器將『第二名……(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