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間 三

第十四卷

埃及神話是個在漫長歷史中沒落的宗教,幸運地是它的資料相當多。保存狀態良好,分析順利,體系化的諸神與儀式步驟、有關生命與靈魂的想法等等又經過彙整。

而且以地理的角度來說也很方便。

在近代西洋魔法蓬勃發展的西歐看來,不遠處的地中海彼岸是個神秘的世界。更進一步地說,就算不渡海,也有基於種種理由運來的石碑與陪葬品,保存在歐洲各地的博物館與收藏家手裡。

相較於橫越大西洋才能抵達的南美大陸、要沿著絲路走到歐亞大陸另一頭的西藏等地,埃及要來得容易接觸多了。

或許這也是原因之一吧。

在所謂「遇到瓶頸」的魔法師看來,短程海外旅行也等於是有助於突破僵局的寶庫。

伊西絲的時代、歐西里斯的時代、荷魯斯的時代。

像這樣區分世界時序的「那個男人」,究竟是何時渡海抵達沙漠的呢?

著手實驗召喚沒人聽過的大惡魔,又是何時呢?

不過。

這位自顧自地現身,自顧自地產生共鳴,自顧自地大哭起來的褐膚女神非常難得地笑了出來。


『哎呀,是這年頭已經很難聽到的三位神祇呢。』


說是懷念卻帶著誘惑感。

女子妖艷的笑容,含有若干刺與毒。


『以人造神祇身分而相關的立場來說,我也只能祈禱他知道的傳說沒有被扭曲過了。』


奈芙徒絲沒有成功與失敗。

奈芙徒絲沒有幸運與不幸。

奈芙徒絲沒有平穩與騷亂。

只不過,如果眼前的某人遭遇挫折,她大概會這麼想吧。

有如前一秒感受後一秒忘記那樣輕易地、單純地。

想為這個人哭泣。

一如往常。



這樣行嗎?

真的嗎?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