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話 做風箏

第四卷

「那是風箏沒錯耶……」

因為位於山地,莫夫特村許多地方的風都很強,會有人放風箏也不奇怪。仁對風箏的歷史沒有興趣,但對風箏本身有興趣。

以前他在孤兒院幫小朋友們做風箏的記憶又復甦了。

這裡的風箏形狀算是一種下方拖長的菱形吧。骨桿是一橫一豎十字形組合起來的單純樣式。

「上面貼的不是紙,是什麼呢?」

這個世界沒有日本傳統的和紙,也沒有普通紙的蹤跡。在書寫文字的時候是寫在獸皮紙或薄板,或是布上,因此他很好奇貼在風箏上的箏面是什麼。

「哦?您哪裡也有那個嗎?」

轉頭一看,是村長站在那裡。在光源充足的地方打量他,發現他經過風吹日晒的臉像是一種表面粗糙的柿紙,但出乎意料之外的年輕。

「是的,不過形狀不同就是了。」

「這樣啊,那真是有意思。聽說您是魔法工作士。雖然製作風箏在您來說應該是哄小孩的小把戲,不過可以請您做一個來看看嗎?」

就當是打發點時間了,在諸如此類善意的請求下,仁也有那個興緻。

「不敢當。麻煩幫我準備材料。」

「那是當然。」

因此仁就回村長家去了。

「父親大人,您要製作什麼嗎?」

仁一回到村長家,原本在廚房學習仁喜愛料理的做法的禮子就跑了過來。

「是啊,要做風箏。」

「風箏?在父親大人那裡是過年時放的吧?」

看來不規則地轉錄了一部分仁知識的禮子,知道風箏的事。

「是啊。因為冬天的風比較強嘛。」

以關東為中心的地區而言,在冬天會吹叫作落山風的東北季風。所以濱松大概是五月,長崎大概是四月時會舉辦風箏比賽。

先不管那個,仁把村長準備好的材料放在面前,思考著要做什麼樣的風箏。

「嗯……沒想到居然是貼上鞣製過的皮革。」

那是一種棲息在高山,類似山羊的動物皮革。大小約八十公分見方,顏色是白色,雖然非常薄,但還是比紙重。

「做得太細緻反而不妥吧。」

因此仁最後決定做的是「軟翅風箏(Fleible Kite)」。

以正方形或是縱長的長方形為基礎,橫向劃分成四等份畫上三條縱直線,在左右兩條直線上貼上骨桿,中間空著。

提線位置是以左右兩側從上方算來三方之一的地方為基準,要是比三分之一更短就是所謂的頂風箏,也就是飛得高的風箏﹔要是比三分之一長,就會變成飛得遠的風箏。

然後從左右骨桿兩端到提線位置之間畫出四條斜線,依斜線把四個角裁掉,就會變成下端較長的變形六角形風箏。

「因為有點重,把提線位置調整成短於三分之一好了。」

於是暫且做了三個提線位置不同的風箏。

「哎呀,已經完成了……(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