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No.05 土的聲音

第一卷


從名古屋中心地帶駕車一個半小時。

當看到令人萌生懷念之情的一所所鄉村小屋時,蒼前創磁先生居住的古老民宅也呈現出來。

出來迎接我的蒼前先生穿著連體工衣,戴著綠色的帽子,脖子上還搭著毛巾,這樣的風貌與其說他是為年輕有為的陶藝家,更像是一位農家的年輕小伙。


青年陶藝家的本貌


──很棒的宅子呢。

只是破舊罷了。不過能得到記者小姐你這樣的年輕女性的誇獎,也就不枉我弄到這所房子呢(笑)。我辭掉東京的工作蟄居農村時,找房子的條件就是環境要好和價格要便宜這兩點。你都看見了,周圍的環境出類拔萃,而且這個地方也很便宜。干我這行果然攢不下多少錢呢。不能太鋪張。

──可是,蒼前先生您創作的東西評價蒸蒸日上,最近在海外也頗受好評啊。

欸!真的嗎!我還是頭一次聽說那種事。可別因為是採訪就奉承我啊(笑)。


蒼前先生十分謙虛,一如二十多歲年輕人的形象,笑得無憂無慮。我感覺他那率真的秉性,原原本本地在他的作品上呈現出來。


聆聽土的聲音


──請問在這裡工作,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

要說最大不同,那就是土了。這裡的土真的棒極了。以前住在東京,土根本就用不了。光憑這一點,就有永遠住在這裡的價值。

──有如此之大的不同嗎。

是啊。實話說,這裡的土其實本身在東京也能夠使用,畢竟用車運過去就好了。但是,光運過去是不行的。土有靈性,對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狀態一變,土就會發出信號。必須聆聽那個信號,進行適當的處置,不然土馬上就會報廢了。那個「土的聲音」,在這裡聽起來非常悅耳。在東京可不會這樣,所以我只能選擇住在這裡。

──請問,您說的處置具體指什麼?

有很多呢。果然最重要的就是種植蔬菜方面吧。

──蔬菜,是嗎?

是啊。蔬菜一年到頭都在栽培,這對土而言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土和蔬菜是共生關係。


流露出作者魅力的器物


蒼前先生從廚房端來一個盤子。那隻盤子實在太漂亮了,是一件織部器,綠釉的色澤很深。自由的靈感醞生出獨特厚度與自然扭曲。盤子上放著水水嫩嫩的黃光,並配上焦茶色的味噌。食材與器物的造型營造出優美的協調感。普普通通的黃瓜,竟在盤子的力量之下被提升到藝術品的高度。

──哇。

請嘗嘗吧。冰鎮得很好,很好吃喔。

──真的非常好吃。

對吧,這是我的自信之作(笑)。

──蔬菜也很好吃,但關鍵還是,這個盤子非常出色呢。

是嗎?很怪的盤子吧。

──怎麼會奇怪呢,真的非常傑出。

那我就代你轉達……(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