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No.11 墨滴的前前後後

第二卷



東京都西東京市。

坐落於幽靜住宅區中的小小書道教室里,存在著某種問題纏身的墨汁。

閉暗墨汁。

說起這個墨汁的問題,那就是……。


『墨汁001 絲毫無法契合的墨汁』


備戰夏季書道大賽,雲雀丘書道教室洋溢著活力。在這個培訓教室里,孩子們所使用的閉暗墨汁為橫口型書道液墨。正在用這個墨汁進行練習的,是今年剛滿十歲的小學生,日下部鳴子小朋友。

鳴子小朋友寫著字,但一直有件事令她沉不下心。

那件事就是,在使用閉暗墨汁時會感覺到難以形容的不協調感。

照理說,書道用墨應該自己研墨來準備,但鳴子小朋友為了備戰書道大賽,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浪費,一心想要儘可能多寫一筆。她求來書道用墨汁使用,本想以此順暢地進行練習,然而那個不協調感使得她繼續使用這個墨汁變得困難重重。

「那就寫寫看吧……」

鳴子小妹妹拿起裝閉暗墨汁的瓶子,準備倒進硯台里的時候,首先感到了詭異的滾動感,墨汁的「粘度」阻礙了流動。

接著,問題還延續到了後面。

儘管運筆的動作十分正常,但「延展」卻絲毫體現不出來。運筆之時,墨汁所攜的些微粘稠感傳到手上,不論甩還是提的動作都有一絲「錯位」的感覺,寫完後留下不可名狀的欠缺感。

而且收筆後也是,墨汁「漫漶」的擴散程度要比鳴子理想情況要大一點點,然後最大的問題是,它略微缺乏體現深度的「色澤」。

這導致鳴子每天的練習也毫無進展。

但日下部鳴子殷切希望在書道大賽中衝擊名次。


「我需要運筆順暢,收筆美觀的墨汁」


聽到這誠摯的願望,那個男人忍不住站了出來。

墨匠・鈴鹿山熊。

他將平安時代流傳的傳統制墨工藝傳承於當代,是人稱『站在墨的歷史最前線』的男人。

但這次巨匠受委託製作的,是與平時一直所制的固態墨所不同的液體墨。他究竟能否替鳴子小朋友實現願望呢?

『現場驗證』

鈴鹿親自體會閉暗墨汁的感覺。

「感覺並不差……但確實有種難以名狀的欠缺感呢」

『驗證結果』

通常的書道用墨汁雖然具備還算及格的功能,但總感覺無法令人眼前一亮。

『改墨計畫』

想要回應鳴子小朋友的纖細感覺。想要給她能在書道大賽上獲獎的,優美突出的墨。

「難度挺高的,我就努力一下吧」

鳴子小朋友對書道大賽燃燒著熱情。為了回應她的要求,鳴子小朋友的父親和書道教室的老師提供了3500萬日元作為墨汁的改良經費。

鈴鹿的巨大挑戰,就此展開。


Q.「是膠。這次準備了水牛骨膠,而且是最高級的骨膠」

膠與碳粉的配比平衡,就是墨……(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