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第四卷 結物語

說到撰寫系列小說時難以回答的問題,代表性的例子是「到哪裡是一開始就構思好的劇情?」這個問題,要是回答「完全沒有特別構思」聽起來像是豁出去擺爛,可能會害得大家失望,回答「一切都是按照計算符合計畫的既定路線」也總覺得怪怪的。實際上回答「構思到某個程度,多少因應狀況與時事表現得符合常理,臨機應變加入或收回新要素,儘力整合到滿意的程度」感覺比較正確,但如果有人問這麼籠統的答案哪裡正確就到此為止了。總歸來說這是「比例」或「程度」的問題,若問究竟是一還是零,預先規劃再怎麼周詳的小說作家,也沒辦法完美按照計畫完成整部系列作品吧。畢竟實際著手之後,可能會發現寫的和想的完全不一樣,也會遇到一些寫出來才知道的問題,要是始終堅持原本的計畫,我不認為是多麼正確的做法。貫徹初衷當然也很重要,不過「試過不行再重來」應該也是一種做法。重點或許不是「從最初構思」,而是「構思到最後」,不斷重複認同或不認同這種做法。


那麼回過頭來,說到《物語》系列的狀況,二○○六年出版《化物語》上下集的時候,若問我是否稍微預想過本書的內容,雖然記憶不一定準確,不過老實說應該連一個字都沒想過吧。連一個字都沒有喔。別說《化物語》,撰寫上一集《撫物語》的時間點,應該也是連一個字都沒想過。可能至少想過一個字吧。不過,若問我是否什麼都沒想,我覺得也不是。想必是在各方面思考再思考,構思再構思,累積十年以上的時間之後,以某種形式呈現出來。讓人覺得思考的心力並沒有白費。即使想到的點子沒使用,這種思考迴路也已經形成,所以就某方面來說也成為一條可走的路。就這樣,本書是以百分之百的興趣寫成的將來,也是完結《物語》系列的第二十二集,阿良良木歷的二十三歲時代,第外季的最後一集———《結物語》。


封面請VOFAN老師繪製身穿純白新娘和服的戰場原黑儀。謝謝老師。她也是二十三歲喔。封面的她拿著釘書機,和《化物語》的封面相互呼應。我在十年前完全沒料到戰場原小姐會以這種造型上封面。那麼,接下來要構思什麼樣的劇情呢?


西尾維新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