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話 教室

第四卷

讀高中以後,我最先體會到的是「窒息感」。

教室里充斥著時時都在律動的能量,看似無限而有限的能量是按班上人數來分配。感覺大家都拚了命地在互相搶奪,就看自己能分配到多大的比例。

我從以前就不擅長努力。

因為媽媽不喜歡我,無論我再怎麼努力、留下什麼樣的成果,她盡會誇獎大哥,完全不肯誇獎我。得不到最親近的「家人」誇獎,我在這種環境根本找不出努力的理由。

讀小學、國中,我都還算努力,拿到還算漂亮的成績,高中也考得還算理想。

於是,成為高中生以後,我才在那個時候發現,自己跟其他同學身上的「光彩」有所不同。

我什麼都不在乎。好比自己在班上的定位、被誰喜歡、被誰討厭,我失去了讓心情隨之起落的樂趣。

當我發現自己跟那些人有某種決定性的差異以後……在那樣的環境里,自然也就提不起力氣跟人開開心心地來往。

讀一年級時,我是落在交不到什麼朋友,卻也沒有被誰討厭的定位。對此我何止沒有不滿,還覺得這比走進其他同學之間的耀眼人際關係要好得多。

無論隔年或後年,我都要死守這種定位,讓自己過得輕鬆──如此心想的我讀完了一年級,事情卻沒那麼順利。

升上二年級的春天,我被某個男生告白了。

那個男生,是從一年級就渾渾噩噩沒跟人好好相處過的我,都記得叫什麼名字的風雲人物。印象中他還參加了籃球隊,而且從一年級就當上正選球員,在女生之間蔚為話題。

而我不知道為什麼,正是被如此受人歡迎的男生告白了。

「我從一年級的時候就一直喜歡你了。」

被他這麼說,我掩飾不了訝異。

明顯身處班上中心的他,居然會去注意在班上過得那麼邊緣的我。而且,我甚至沒有察覺到有那種視線。

當時的我,曾經把戀愛這件事完全當成了「麻煩」。

有關戀愛的傳言轉眼間就會蔓延,因此即使我自己不加入嚼舌根的圈子,光聽班上女生大聲討論,就能了解誰跟誰交往,還因為相處不順而分手,像這類的詳情。

單純變成話題焦點,感覺是沒有什麼大不了。

不過,女生可怕的地方在於,一聊到「誰跟誰在交往」,往往就會進一步去評論「雙方相不相配」這種莫名其妙的事。

在校園種姓階級制度屬於頂層的人,跟同屬頂層的人交往就能讓周遭服氣,對此感到不爽的人也比較難出現。

在我看來,會覺得既然雙方互相喜歡,誰要跟誰交往是他們的自由吧?不過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

考慮過那方面的諸多因素以後,當時我的結論是這樣:

「……對不起,我對戀愛不太了解。」

我選擇不會得罪人的說詞,拒絕了他的告白。

畢……(内容加载失败!)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