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話 濱松城攻防戰

第三卷

元龜二年(西元一五七一年)的收成工作結束後,僅只一年的權宜和平期間隨之告終。戰事再度拉開序幕。

掌控駿河、東遠江領地的武田信玄帶兵四萬逼近濱松城。

呼應於此,石山本願寺、四國三好家、丹波的赤井直正、丹後的一色家、但馬的山名家等陣營同時舉兵。

而歸屬織田家之領地內則有一向宗民兵與部分地方望族率先引發叛亂,信長淡然地派兵掃蕩。

此亂象背後仍可見將軍足利義昭的影子,不過他並未親自帶兵鬧事,只繼續接受信長的監視。

武田四天王之一的馬場信春擔任大將的一萬兵馬業已挺進南信濃。

獲得新領地追加了勢力,卻仍得面對前一年的損害。

因新地家的計策而財力銳減的前提下,想是勉為其難才湊成的軍隊,也間接導致南信濃與西遠江地區再度出現外來的難民潮。

即使情況不樂觀,信玄似乎認為只要拿下濱松城就有勝算。

「三河就像果實,受到名為濱松城的堅硬外殼保護。先擊破外殼,之後就能一口氣吞食三河。」

一旦取得三河,奪回南信濃也變得簡單,甚至能再度挺進東美濃。

如此盤算的信玄認定攻略濱松城乃是本次大戰的關鍵。

「這一年來增建了不少喔。」

「似乎是的。」

聽聞信玄的感想,站在一旁的真田幸隆附和。

「很符合不怕花錢的新地家作風。不過能夠護國的是人而不是錢。」

信玄嘴上這麼說,卻在征討而來的信濃、西上野、駿河、東遠江等地施行過度的人力剝削與經濟壓榨,引來當地老百姓們的怨恨。只是畏懼於武田家的強勢,很少有人敢說話,說過的人也都不在世上了。

「聽說濱松城的守備有一萬七千人左右。」

「是的。守軍人數眾多怕是本次最大的困難點。」

「我已備好相應的對策。」

這回為編成大軍,信玄加重了北信濃、駿河、西遠江的徵收與稅賦。

為此感到不滿的百姓們奔逃制南信濃與西遠江,成了難民。

據聞織田家與新地家均對難民細心照顧,然而善良作法卻削減了他們的兵糧。

在糧食不足而被迫開城投降之前,濱松城能撐多久哩?

說不準在那之前就先被我們給攻破嘍。信玄暗自竊喜。

雖有此盤算,武田家實無久戰的條件。因此信玄決定專註攻打濱松城。

「如此便可坐掌五國,進軍尾張與美濃。」

順利的話,京都等於就在眼前。

武田信玄就能繼三好長慶與織田信長之後,成為支配天下之人。

「(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沒有時間慢慢來了。一切全看能否一舉拿下濱松城……)幸隆,出兵吧。」

「遵命!」

幸隆下令全軍發動攻擊。

武田家的四萬大軍根據事前調查到的情報,一口氣攻向濱松城暨其周邊的守備要塞……(内容加载失败!)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