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話 平定駿河與牽制北條軍

第三卷

「大人派到小田原的武井夕庵大人來報,已順利與北條家講和。」

「也該是時候了呢。」

「相信對方不敢違背大人的意思。」

「就這樣吧。維持住現狀已經算是精彩勝利。」

元龜三年(西元一五七二年)春天,光輝在改建當中的駿府城內聆聽本多正信的報告。

而前次在濱松城與信玄決戰後續造成之預料外的混亂情勢也終見穩定之傾向。

前一年決戰時,光輝發動追擊,意圖討伐信玄。

然而考慮到補給路線等困難點,勢必需要先平定東遠江與駿河,便讓清興帶上一隊兵馬負責追擊。

新地家的眾人原本均預想信玄會以駿府為逃亡目的地,實際上他卻帶兵從二俁城溯大井川而上,越過山嶺回到老巢甲斐。

光輝與清興都沒能料到信玄此等舉動,依序殲滅二俁城、掛川城、橫須賀城、高天神城、諏訪原城的武田軍留守部隊,威脅遠江國人眾表態歸附織田家,之後進軍駿河,才從率先打下駿府城的清興口中得知信玄不在城內的消息。

於是光輝繼續攻打江尻城,平定本屬甲斐管轄的身延山南部地區,一路行軍至駿河東部的興國寺城,遇上正在與城代為首之守城武田軍抗戰的北條軍。

北條家與武田家的同盟關係早因武田軍攻打駿河之舉而破裂。關東梟雄的北條家迅速派兵攻擊,試圖奪回東駿河。

此番軍事行動說好聽一點是見機行事,說難聽一點就是趁火打劫。

「正信,你覺得假如我現在要北條軍撤退,他們會聽話嗎?」

「不會吧。他們沒那麼好打發。」

「我想也是……只是問個保險。」

織田家與北條家之間,別說是同盟了,連交涉途徑都不存在。

不清楚對方有何打算,總之光輝無論如何都想殲滅武田軍並取得駿河。

不願眼睜睜任北條家搶走,又不樂見雙方形成徹底對立。總之先派遣使者傳達我方的意圖。

「以駿河歸屬我方,北條家安全保有相模與伊豆為條件。」

「對方耗費精力與費用派遣大軍總不想落空,大概不會接受吧?」

「就算是這樣,好歹可以留下一次嘗試談和的紀錄。使者會不會很危險?」

「臣認為北條家應該不會無故斬殺使者……對方算起來還挺在意世間評價……」

「嗯────算起來是吧……」

「大人,請讓我擔任使者,前往北條軍主陣。」

於此當頭舉手自薦的是新地家當中行事低調的岸教明。

表現並不特別優秀,不過總甘願接下其他人都不想負責的工作,頗具耐心與毅力。因此光輝對他多所禮遇。

當事人也很清楚自身能力,對目前的待遇頗感滿意。

性格不喜主張自我且善於與人往來,跟其他新地家重臣們感情不錯。

「不會太冒險嗎,教明兄?」

雖然才剛說過沒問題……(内容加载失败!)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