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城事變(2/3)

第四卷 烈風篇

後世的歷史學家注意到儘管亞歷亞伯特兩次敗給方修利但他在麾下將士中的威信和人望並沒有損傷分毫。他不僅僅是一位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統帥。這一點能被人承認其證據就是在他大膽地對天城發起攻擊的時候麾下無一人脫隊這一事實。

站在士兵們的立場上他們並不認為這是對泰坦尼亞支配的叛逆也沒有覺得這是對藩王的抵抗。這僅僅是在決定誰能在泰坦尼亞永久的支配體制之內坐上最高的位置的一種手段只是沒有通過和平的方式而是以軍事的途徑來進行而已。

儘管亞歷亞伯特被士兵們敬愛著但假如伊德里斯取得了勝利就算感到不平士兵們也只會仰望藩王和伊德里斯。從「天城事變」的規模和結果來看當事人之間的意識有著極大的差距。

熱量和火焰的暴風在通道中疾馳而過把來不及逃跑的士兵們不分年齡性別地吞沒。臨終的慘叫響起人體被燒焦的氣味刺激著鼻腔。被金色火焰包裹著半個身子的黑影掙扎著、跳躍著、舞蹈著終於滾倒在地板上。被飛來的不知是什麼材料的碎片切開腹部的士兵用手壓著傷口最後用儘力氣就這樣再也不動了。

「該死該死……泰坦尼亞被泰坦尼亞幹掉這種事……」

「叫醫生過來……叫醫生……」

勝利者自不必說失敗者也有將來但這都是活下來之後再說的事血的味道和被破壞的艦艇內的景象把已經被削弱的恐懼又重新補充進了神經和血管。

「伊德里斯公爵不乘『黑太子』號出擊嗎」

責難的聲音儘管在通訊網路中流傳著但伊德里斯完全沒有離開戰鬥指揮室的跡象。

如果誹謗伊德里斯是「膽小鬼」那就太過分了。他並不害怕死亡。但是和他強大的野心成反比地他忌諱失敗。他害怕哪個決策會導致軍事上或者政治上的失敗一邊在大膽冷靜地作出決斷一邊又再三地在實行時猶豫不前。

已經去世的哲力胥公爵曾指著這樣的伊德里斯說

「此人邪心太重。」

就這樣一言而決。伊德里斯和褚士朗之間的關係差到兩人兵戎相見的地步他也經常被拿來和褚士朗進行比較。但是就他一貫的戰略性、頑固的野心以及戰術指揮時的彈性不足等方面來考慮倒不如拿他去和方修利比較起來顯得更恰當一些。

如果說方修利是流亡的自由人那麼伊德里斯就是被軟禁在天城這一雄壯的牢獄中的高貴囚虜。

「天城是牢獄。」

曾經這樣一語道破的褚士朗希望從這裡逃離而現在正作為敵人漸漸逼近。

「他自己曾經想像過這樣的事態嗎。不可能吧。亞歷亞伯特就更不可能了……」

對亞歷亞伯特和褚士朗比他們小三歲的伊德里斯抱著過剩的競爭意識而在這……(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