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次迪亞馬特會戰記

第四卷 螺旋迷宮

宇宙歷745年,帝國曆436年的10月4日,將人類社會一分為二的兩大軍事勢力,在迪亞馬特星域布下了龐大的兵力,生命和物資的消耗,似乎是無限制的繼續下去。即使在這樣漫長的流血劇中,極其著名的一幕就要開始了。

「第2次迪亞馬特會戰」之所以如此著名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它的非合理性,也就是說,勝者的行動和正常的戰理背道而馳,令說明他為何獲勝的軍事學者感到相當困難,最後,只能將之所以勝利的原因,歸諸於得到勝利的司令官本身特別優異的指揮能力,以及個人資質。光是這一點,結果就造成了大大強調布魯斯·阿修比人天才的戲劇性的生涯。只要越是強調他的天才,就越是具有說服力。

參加這場會戰的同盟軍方面的高級指揮官如下: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阿修比上將

總參謀長羅察士上將

第4艦隊司令官賈斯帕中將

第5艦隊司令官渥利克中將

第8艦隊司令官方秋林中將

第9艦隊司令官貝爾迪尼中將

第11艦隊司令官柯布中將

這個陣容,是當時同盟軍所能排出的最好組合,但也是因為如此,更是無法避免批評的聲浪。

「這根本就是不是會戰,是730年黨為個人目的而發起的軍事遠征,害死大量的士兵們,只為了誇耀他們的武勛而已。國家的內部有軍部的存在,而在這其中又有私人性質的集團存在的話,會有形成軍閥化的危險。」

不過,這些聲浪雖不可謂不大,但阿修比完全對之視若無睹。

「這場戰鬥獲勝了的話,再下來就是元帥了。只不過這麼一來,我就失去再繼續往上爬的階梯了,希望不會重蹈林·帕歐和托波洛的覆轍才好。」

「達貢的英雄」林·帕歐和尤斯夫·托波洛在晉陞為元帥之後,差不多一年之後就退役,由於軍部中已經沒有他們立足之地了。他們都沒有意思轉入政界,過了一年左右的退休金生活後,從事教育或傷兵福祉方面的工作。除了名譽職位之外,他們別無其他所得,阿修比特別指這一點而說的。

原本而言,「730年黨」會形成軍閥化的這種不安,或許根本就是多餘的,因為他們並非是由於共通的權力欲,而結合起來的。

「不希望變得和林·帕歐或尤斯夫·托波洛一樣。」阿修比的這種揚言使得同盟的政治家們產生畏懼之心。他的揚言,不僅表明了了對權力的野心,並且也對先人的功績沒有獲得相等的酬謝,表示批判。具有才能和實績,因而產生的自負或者使命感,阿修比有意圖的再提起這個問題。

政治家們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的另外一個理由,是在第2次迪亞馬特會戰之前,「730年黨……(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