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陸之戰

第三卷

1586年7月14日


織田軍的南蠻型鐵甲船對小田原城進行艦炮射擊──當此戰法為戰國時代迄今為止的戰爭方式拉開嶄新序幕之際,奧州正在發生奧州史上最大的戰爭。


幕府軍

奧州探題•伊達政宗,約兩萬五千兵力

羽州探題•最上義光,約一萬九千兵力

相馬小高城城主•相馬義胤,約九千兵力

津輕三戶城城主•南部信直,約九千兵力

幕府方面,共集結約六萬兩千兵力。


反幕府軍

蘆名•佐竹聯軍,約四萬八千兵力

下野•宇都宮國綱,約三千兵力

那須資晴,約兩千五百兵力

壬生義雄,約兩千兵力

反幕府軍,共集結約五萬五千五百兵力。


雙方在平成時代所說的福島縣豬苗代市、磐梯山山麓的折上原進行了大決戰,決一雌雄。

大決戰從上午開打,起初風向意外地有利於兵力較少的反幕府軍,使蘆名和佐竹聯軍佔了上風。但時至下午,風向丕變,兵力佔優勢的幕府方面大獲全勝,被蘆名收為養子的佐竹義重次子•蘆名義弘逃亡至常陸國。

幕府方面順勢進軍,進入會津黑川城休養約三天後,奧州探題•伊達政宗率領約兩萬四千兵力、相馬小高城主•相馬義胤率領約八千兵力,朝著與常陸國交界的磐城(福島縣磐城市)勿來一地進軍。

津輕三戶城城主•南部信直率領約八千兵力留守黑川城,羽州探題•最上義光率領約一萬八千兵力走山側前往下野(栃木縣),打算沿著那珂川進攻常陸國(茨城縣)。

本以為下野國和常陸國也會手到擒來,該處卻集結了大批反抗者──有不願屈服於織田家的土浦城小田氏治約兩千兵力、下總的千葉直重約三千兵力;加上不願投降織田信長的北條家和里見家叛徒;還有分散於各地的一向宗門徒聚集在凈土真宗的淵源地──牛久;更甚至有想爭一席之地之人,或是迄今為止被織田信長攻滅勢力的殘黨浪人眾前來會合。


下野國約三萬兵力

常陸國約十萬兵力


反抗者組成大軍,在重要地點逐一築起要塞,鞏固防守並展現出抗戰到底的態度。

簡直就有如豐臣家那最後一戰,大批人馬蜂擁而至。

伊達、相馬、最上只好停止進軍,戰爭陷入膠著狀態。


《南光坊天海視角》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心血豈能這麼快就被收割。

集合吧,集合吧!憎恨織田的人們集合起來吧!

只要這場戰爭時間拉長,一定會出現破綻。

即使是指揮大軍的織田信長也不例外。

就像武田信玄大人率領大軍打算進京時突然病逝一樣。

就算是織田信長……

「沉睡於那須的九尾狐啊,請借予我力量,賜予我汝之妖氣。接受我的詛咒吧,織田信長、黑……(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