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陸之戰(2/5)

第三卷

雖然建築物跟沿岸沙灘的數量還是不同於平成時代,但從海上看到的常陸海岸風光,若是體驗過海釣之人多少都會留有印象。

越過了從千葉斷斷續續綿延下來的漫長沙灘──大洗沙灘,就開始會看見凹凸不平的岩石海岸。

這一帶的海崖是太古宙地層裸露的部分,並非是僅僅數百年之差就會有所變動的地方。

白堊紀的地層暴露在外,在附近岩場可以看到菊石之類的化石。

我擅自視為競爭對手的千葉縣,因為地層被定名為『Chibanian(千葉時代)』讓千葉縣民樂不可支。但我很想說,茨城縣可是擁有日本最古老的地層──約五億年前的『日立古生層』喔!厲害唄!

哎,我就想炫耀一下。

那位喜歡地層、深具代表性又博學多聞的老牌搞笑藝人(譯註:指日本知名主持人「塔摩利」。),也許哪一天就會忽然來茨城採訪?

印象中他似乎有來過水戶……

我在此處朝著些許隆起的山丘擊掌,在甲板上就像參拜神社一樣低下頭。

即使看到我的樣子,船上也沒有人發出笑聲或開口吐槽。

我確實隱瞞著自己是未來人的事情,但曾公開表示我是常陸國鹿島出身,並會使用陰陽之力,所以大家都能察覺這裡是神聖的地點吧。

「這裡是日本神話中出現的大巳貴命和少彥名命所降臨的海岸喔。祂們被供奉在大洗磯前神社與酒列磯前神社,但因為戰亂應該已經荒廢了。」

「是嗎?既然如此,待戰亂平息就必須捐錢給神社,讓常陸加以整修。」

織田信長的說法稍微有點奇妙,不過他也同樣在擊掌膜拜。


我後來才明白,當時織田信長已經做了某個決定。


1586年8月8日


我們在峭壁蜿蜒的海岸間一個小港口靠岸。

三十艘船實在擠不進狹小港口,於是船隻分散到附近港口。

日本國王號與其他五艘船靠岸的地點是在勿來關附近的九面港。

在平成時代的話,穿過茨城縣往福島縣交界處的國道六號隧道,往右手邊就能看到這座小港口。

其他船分別停泊在平潟港和大津港,佔據福島縣磐城市南部至茨城縣北茨城市北部一帶的海岸線。

平潟港其實是個行家才知道的歷史景點,作為江戶幕末時代討幕軍乘軍船登陸的港口,以及鮟鱇魚湯的聖地而聞名。

我跟爺爺們也幾乎每年冬季都為了魚湯和溫泉而前來住宿。

在冬季的旅遊節目中,恐怕沒有哪一年是不看鮟鱇魚屠宰秀的吧。

而且大津港是茨城縣民引以為豪的日本唱片大獎得獎歌手──石井龍也先生的出生地。

我們一下船,身為伊達政宗重臣的片倉小十郎景綱就前來迎接。他布陣在被列為舊關所、三大古關的賞櫻勝地──勿來關跡的山上。……(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