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論幸福》隱約而明確的效用

外傳一《最後一間書店》的漫長結局


國中時期的水海是個膽小的女生。

晚上睡覺時,一聽到隔壁房間或樓上發出聲響,她就會嚇得跳起來,豎起耳朵專心傾聽那些叩兜叩兜、喀噠喀噠的細微聲音,在心中默默祈求聲音快點消失,就這樣一夜無眠到天亮。

每次發生地震,她都覺得這只是前震,之後恐怕還有更劇烈的搖晃,很擔心自己一家人住的公寓會倒塌,她和爸爸媽媽、弟弟全都會被壓死,因此在深夜悄悄地打開所有鎖住的窗鎖。

這麼一來,她又開始擔心半夜會有強盜拿著菜刀闖進來,怕得一整晚都裹在棉被裡發抖。

走在戶外時,如果有一滴雨水落在臉上,她就怕自己會感染嚴重疾病,皮膚整個潰爛,就連晴天也要撐傘。

只要身邊有人大聲說話,水海就會覺得那人好像在罵她,嚇得縮起身子。

手腕上長出一顆小痣,她會懷疑自己得了皮膚病,嚇得全身冰冷,拚命研讀關於皮膚病的書籍。

在家政課被菜刀割傷手指,她開始幻想自己得了破傷風需要截肢;咳嗽不停時,她又會懷疑自己的肺不正常,又猛讀醫療書籍;眼睛發痛、在陽光底下看到忽隱忽現的小灰塵時,她還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視網膜剝離,又跑去車站附近的書店查詢視網膜剝離的癥狀。

舌頭長出小突起物久久不消,她就懷疑自己得了舌頭的重病;胸部好像有顆小瘤,她會不斷地觸摸檢查;胸口常有緊縮的感覺,她就懷疑自己得了心臟病,又會跑到書店找心臟病相關的書。

每當身體某處感到不適,水海就會被自己的各種假想情景嚇得半死,不得不跑去書店查資料。而且當時的水海老是睡眠不足、缺乏食慾,身體經常出現各種不適,每天都過得憂心忡忡。

水海會變成這樣,肇因於發生在她居住地區的大規模震災。可是震災已經過了一年,她身邊的人們都像以前一樣好好地過日子了。

只有水海老是為一些小事煩惱不已,動不動就跑去書店買醫療相關書籍,她都懷疑自己不正常了。

我好奇怪。我什麼時候才能變好?我會一直這樣下去嗎?

水海最常去的是車站附近的幸本書店。

離她家十分鐘路程的小書店在震災後就關閉了,現在那裡是一間便利商店。

除了那間書店以外,還有很多店家在震災後關門了。

水海很擔心,大家會不會全都搬去其他地方,那小鎮就變成空蕩蕩的了。

幸本書店是不是也會關門呢?

如果真是這樣,她以後該去哪裡買書呢?她就算想上網買書也沒有信用卡,還得請媽媽他們幫忙才行。

要在圖書館借新書又要排隊,常常都借不到。

而且這裡的圖書館很少添購水海想看的最新健康資訊相關書籍,國中的圖書館當然也……(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