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星期五)(4/5)

第二卷

「咦?」

我頓時愣住。

猜不透她這麼做的意圖。

與他人分享的行為有很多種,把自己的耳機塞進他人耳里,大概是門檻最高的那一類。

就算是能夠吃同一個盤子的菜、用同一間浴室、用同一台洗衣機的綾瀨同學,也沒和我互借耳機過。

然而眼前的讀賣前輩,對於這種行為好像沒有半點疑問,一副「這很普通」的口氣。

「你會想用比較好的音質確認吧?」

「啊,是。也對……」

她講得這麼自然,反倒顯得我太過在意,感覺很丟臉。

看來不是在調侃我。

抗拒得太徹底反而會強化罪惡感,於是我就像個初次嘗試用火的原始人一樣,小心翼翼地接過無線耳機。

話雖如此,我依舊不想把這玩意兒塞得太深,因此只有淺淺一放,維持在聽得到聲音的程度。連冷汗都冒出來就能證明我實在膽小,我自己也很無奈。

然而,緊接著。就在聲音接觸鼓膜的那一瞬間。

「就是這個……」

我脫口而出。

方才感受到的邪念,全都沖得乾乾淨淨。

首先聽到的,是雨聲。雨滴接連打在盛夏綠葉上的聲音。弛放系的悠閑音樂,從近似雜音的環境音縫隙之間漂過。若要問音質好壞,應該偏壞吧。儘管屬於幾乎不認識的文化,卻令人想起觀賞老電影時偶爾會看見的唱片。

「真厲害。我都不知道有這種音樂。」

「低傳真嘻哈(Lofi hip hop)。」

讀賣前輩單手掩嘴,咽下咀嚼中的飯糰之後說出這個詞。

一個沒聽過的詞。

「嘻哈,是嗎?類似HEY、YO那種的。」

「啊哈哈,不是不是。」

我比出饒舌歌手那種手勢,引得讀賣前輩一陣發噱。

看樣子,我這一問差得遠了。

「之所以叫做嘻哈,只是因為它重視節拍。低傳真啊,和一般印象中的嘻哈完全不一樣喔。」

「原來如此。」

「雖然是現代風格的弛放節奏,卻故意用特效弄成老式風格,不斷重複治癒系的曲子對吧?」

「麻煩您用日語解釋。」

「總之就是好聽的音樂。」

一句話,總結得簡單易懂。

我是個感性只有平均水準,對於外來專有名詞缺乏耐性的人,能這樣說明說真的幫了個大忙。

「這類音樂似乎在海外很流行。特地混了雜音的低音質音樂,反而有種能讓人心靈平靜的懷舊感,常在念書、睡覺時拿來播放。」

「喔,正是我要的那種。讀賣前輩果然博學。」

「因為我是個老太婆嘛,呵呵呵……」

「這個哏妳打算用到什麼時候啊?」

「用到無味為止。」

「從一開始就無味無臭啦。」

「這就要看我自己什麼時候心滿意足了,後輩你可沒有判定的權利喔?」

「唔,這麼一講確實難以反駁。」

「想挑戰最會辯論的前輩,要先……(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