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對TV動畫《義妹生活》第二話 解說・感想
another days
感謝大家觀看了第二話。
繼上周之後,我繼續以原作者的視角撰寫對動畫的感想。(本文涉及第二話內容的劇透,尚未觀看的觀眾請注意)
需要說明的是,這篇長文解讀與感想只是從我的視角出發,並不一定代表正確答案(導演可能有不同的意圖),也不試圖定義觀眾的觀賞方式。請將其視為一項附加內容來享受。
另外,這篇文章是為那些希望了解解讀內容的讀者準備的。如果你更願意自己解讀作品,那麼只需觀看作品本身即可。
那麼,開始吧。
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了理解這一點,首先要了解原作的意圖,這樣就會更容易理解了。
正如我在上周的長文解讀中所提到的那樣,《義妹生活》這部作品的核心魅力在於,將義妹同居的戀愛喜劇的經典設定,極盡現實主義、細膩地描繪得彷彿是真實存在的一樣。
在探討這種現實感表達的過程中,我刻意迴避了戀愛喜劇中通常會強調的一點——即「讓女主角的情感明確表達出來」。在我以往的戀愛喜劇創作中,我通常會讓讀者清楚地感受到角色在某一場景中的情感變化:害羞、憤怒、悲傷等。即使有些情感表達得稍顯隱晦,我也會盡量儘早揭示出情感或行為的原因。
然而,在《義妹生活》中,我刻意讓沙季的內心始終模糊不清。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義妹生活》是一部假想人物的自傳小說,而現實感是這部作品的核心。
小說版主要以淺村悠太的第一人稱視角展開,但這並不是單純的技巧性選擇,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選擇了「如果淺村悠太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哪種思維流程和描寫方式最為真實」的表達方式。即使是第一人稱敘述,也可以讓其他人物的情感傳達給讀者。事實上,我在其他作品中也採用過這樣的寫法。然而,在《義妹生活》中,這種方式行不通。「從自己的視角來看,無法確知對方真正的想法」這一點本身,正是《義妹生活》所要探討的命題之一,因此必須寫出悠太(以及讀者)無法看透沙季心中所想的感覺。
當然,僅憑這一點是無法撐起一整本小說的,所以在第一卷的結尾,我設置了一個答疑解惑的環節。通過一些機制,向讀者展示了沙季的內心世界,揭示了悠太無法理解的沙季的真實動機。就像解開一個謎團一樣。這種人際關係中的謎題或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人的視角下會有不同的解讀,這種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正是原作小說的核心內容。在動畫中,我感覺這種體驗感和感受被完整地轉化成了影像作品。
那麼,接下來談談第二話中的表現。我將按要素逐一進行解讀和感想。
・開……(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