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對TV動畫《義妹生活》第三話 解說・感想
another days
感謝大家觀看了第三話。
每周例行的『從原作者視角撰寫對動畫的感想』來了。(本文涉及第三話內容的劇透,尚未觀看的觀眾請注意)
需要說明的是,這篇長文解讀與感想只是從我的視角出發,是一項附加內容。事實上,有些普通觀眾的影像技法考察水平比我還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各種不同的解讀。
那麼,開始吧。
第三話的亮點無疑是「日記部分」的首次登場。對於已經讀過原作小說的朋友來說,看到這一段可能會感嘆「哦!原來是這樣表達的啊!」。
這一日記部分其實是原作小說第一卷最後插入的內容。在這一部分中,悠太逐漸了解沙季是怎樣的一個人,最後通過日記的方式,稍微窺探到當時沙季的想法,以及她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儘管日記本身並不能完全揭示所有答案(畢竟日記里並不會寫下所有的內心想法),但將之前的所有細節言行結合起來,自己去推敲,才能真正勾勒出「綾瀨沙季」的形象……至少到了這裡,大致能明白她是什麼樣的人了。
電視動畫對台詞和場景進行了大幅度刪減,因此比原作小說更需要觀眾自己思考才能理解,但只要認真觀看,還是能夠理解的……更確切地說,能夠感受到,這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沙季思想很激進嗎?
關於對性別角色的排斥感以及對性別的敏感態度,這些近年來備受爭議的話題,沙季的表現有時正直,有時顯得過於神經質。看到這種表現,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沙季「思想很激進」,但其實她並沒有真正的思想。
沙季的交流方式,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武裝」,然而這種「武裝」並不像這個詞所暗示的那樣具有攻擊性,更多的是一種「防禦」。
沙季在面對「母親的誹謗」時會反擊,但除此之外,她並不會採取攻擊性的言辭。她曾提到自己與朋友斷絕關係,但並沒有對那些曾經的朋友發表惡言。因此,沙季的「武裝」更像是「刺蝟」的防禦機制,是為了保護柔軟的內心而採取的防禦手段,是一種「不要靠近,否則會刺傷你」的警告。
對於性別角色的排斥,她更多的是不願意讓自己處於無知的狀態,不願被強加那些她不理解的觀念,因此才會反抗,但她並不想攻擊那些不理解的人,也不認為必須和她有相同思想的人才是可以接受的。
簡單來說,她只是不想犯錯而已。這種態度也反映了她的某種不成熟。而通過與悠太關於「反應與修正」的對話,她開始學會接受錯誤。
・悠太的人生經歷以及他與沙季的相處方式
在動畫第三話中,首次揭示了悠太的親生母親因與其他男性出軌,最終離開……(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