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部 十四歲

1.坂口孝文


分解巧克力盒時,我會用尺子和美工刀。

用尺子抵住刀刃,以畫線的感覺輕輕用力划下兩三次。

這種「清掃員」的工作已經重複過很多次。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專家,只要是常見的零食紙盒,我便能知道在什麼位置如何切割能夠分解成理想的形狀。靠這一技術,我多少能拿到些零食做報酬。

現在,我是十八名清掃員的代表。這說法聽起來不錯,但說白了就是我最會幹雜活。

把垃圾帶出學校的方法很簡單。首先準備一本書,最好有精裝的硬皮封面。如果是零食包裝就切割平整,用容易撕下的雙面膠粘在封面或封面內側,然後在外麵包上書皮。

除了精裝書自帶的紙質書皮,我還買了布制和皮革制的書套,用於不同的情況。如果只用紙質書皮手感不對,便再多套一層厚書套。比如巧克力盒裡常見的那種塑料盤,只要仔細鋪平放進去,手摸起來也不會發現。

製作這種「特製書」,便是我的工作。之後把書分發給同行,讓他們一點點帶出去。目前,這一方法很順利。

但茅森拜託的電池沒法粘到封面上。考慮用過其他方法把電池帶出學校,最後還是選了更有效率的做法。

每周她一定會拜託我處理電池。我回收快用完的電池,分發給同行。他們收下電池,換到自己房間備品的手電筒中。而原本那些手電筒里幾乎沒用過的電池,則經通過我送到茅森手上。這樣一來也省去了她把新電池帶進宿舍的麻煩。

話雖如此,這個方法能用的次數有限。

「真想再多些同伴啊。」

於是我找綿貫商量。那時是六月末悶熱的夜裡,我正在課桌上拿美工刀處理杏仁巧克力盒。

綿貫橫躺在床上,少見地讀著課本,估計是在準備就快到來的期末考試吧。他翻著書說:

「擴大事業規模這件事,你不是計畫慢慢來嗎?」

「並不急,基本方針沒有變化。」

按我的打算,最終想把白雨舍的半數——超過七十名學生——變成同行。只要能增加人數,還打算涉足清掃業以外的領域。但要拉人入伙,高年級時再做更容易吧。我沒打算在初中時急於行動,只是現在想有效率地處理電池。

綿貫似乎對給清掃員增員提不起興趣。

「今年已經很難了,有希望的人都拉進來了。」

「現在還只是在白雨,而且都是同年級的或者新生。」

「你是說把目標換成高年級學生?」

「或者說,其他宿舍。」

「我還以為,你只是想在白雨搞互助會呢。」

「原本是這樣。」

老實說,我不在乎是不是清掃業,得到零食做報酬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自己建立的集團。在關鍵時刻可以互相協助、不分上下立場的……(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