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第三卷
我是坂石游作。
感謝各位購閱拙作。
不知各位覺得《才女的侍從》第三集是否有趣呢?
繼雛子、天王寺同學之後,這次輪到成香的故事了。
……好,與正文有關的內容到此為止。
以下則單純是為了填補後記篇幅的五四三碎念。
我最近了解到我之所以不擅長寫後記的原因了,這源自於「被讀者看到後台,是否會掃大家的興」的心理。
我也姑且算是一名作家,寫作時腦中會有「我想寫這主題」「希望讀者能產生這樣的感覺」等想法。然而,刻意化為語言告知各位的話,總覺得有種將我這一介作家的個人價值觀強加到各位身上的感覺,讓我有點排斥。
舉例而言,看電影時,若注意到「啊,這場景背後一定有這種含意吧」後,會自己笑得別有深意。不過,等到日後在網路上看到專訪報導等,經導演明確地表示「這場景有這種含意喔」之後,又會有種被人逼著看正確解答的感覺。
作者本人闡明劇中含意無疑是正確解答,而因為那是正確解答,將導致除此之外的詮釋無法同時並存,我不太喜歡這種受限的感覺。
在很久之前,我不記得是哪個節目了(大概是情熱大陸(譯註:日本著名的人物側拍紀錄片節目。)),貼身採訪了一位年輕有為的著名畫家。
某天,其中一名攝影師問該畫家「這幅畫的主題是什麼呢?」,畫家回答「你自己去想,別偷懶」。
由於這段發言相當犀利,讓我嚇了一跳,但這位畫家的想法或許與我相近……應該說,這種價值觀或許十分普遍,而其他作家也抱持相同想法。但我從未在人前提過這麼枝微末節的話題,所以也不清楚啦。
至少我屬於希望讀者盡量自己去體會故事含意的類型,也喜歡不知那究竟是否為正確解答的朦朧美……雖然不知我是否能清楚地傳達個人意思,但我享受琢磨正確解答為何的感覺。這狀態最能引發人的想像力,所以我很喜歡,與他人討論時也能炒熱話題。
回到主題,因為我的個性這麼龜毛,所以才難以寫出後記。這樣寫的話,或許會破壞讀者的興緻;這樣寫的話,或許會強迫大家接受正確解答……我邊這麼心想,邊用相同字數卻超過正文十倍的時間來書寫後記。其實我光寫這篇後記就花了五小時之久。
也因此我終於有了自覺,我似乎不適合抱持「這就是我對我作品所投注的感情啦──!」這樣的心情書寫後記──我之後也會隨興且自由地來寫後記。
……我這麼心想,並看到過去的後記,卻發現我早在第二集的後記就很隨心所欲了。
這樣啊,原來我走這種路線就好……我雖然這麼反省,但又不想重寫一遍,……(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