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 惡夢
第六卷
自從離開老家在外獨居後,我再也沒有和雙親對話過。
沒錯,無論是進入公司工作,又或者是當上VTuber之後,我都沒回過一次老家。
因為──我沒有家人。
在我出生的家裡,不存在所謂的家庭。
我是獨生女,沒有其他兄弟姊妹。養育我的這個家……和一般的家庭不太一樣。
聽說父親原本是個非常嚴厲的人,他的個性過於正經,甚至被說成死腦筋,是個古板的上班族。
……沒錯,「原本是」。
自從我懂事起,父親就明顯變得不像過去的他了。
他總是展露出焦慮的模樣,而且老是想著顧全自己。只要任何事有稍稍不如他的的意,他便會大聲怒吼。他從不聆聽別人的話語,全身上下只剩下扭曲的頑固之心。這就是我所認識的父親。
我家雖然貧窮,但那似乎是因為父親會私占賺來的薪水並挪作花用。我們家的收入來源幾乎都仰仗著母親打工的薪水。
母親不曉得是不是已經厭倦與這樣的父親對話,總是會對我出言埋怨。但她從未採取離婚一類的動作,只是在暢所欲言一番後,展露出像是對一切死心的臉孔走回父親身旁。
老實說,對當時的我而言,我對家庭的環境並沒有任何的感想。當時的我甚至還沒念小學,以為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不過──我在成長到會獨立思考的年紀後,便感受到了強烈的古怪感。
為什麼那孩子會和爸爸說話?為什麼和那孩子說話的媽媽會露出那麼溫柔的笑容?為什麼大家都會害怕大吼聲?為什麼那孩子會和家人一起吃飯?為什麼大家都理所當然擁有的東西,我卻沒有呢?
隨著我愈想愈深,這樣的念頭也化為自卑感,束縛著我。我對所謂的家庭感到無比羨慕,在我眼裡成了求之若渴的存在。
在那之後,原本可以接受的事情都逐漸不再能接受了。我對父親的存在感到害怕至極,每次聽到母親的抱怨也會讓我想哭,於是一味逃避了起來。
在這樣的生活過上一段時間後──我們終於成了只是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我只會和母親進行最低限度,極為公務性的對話;父親從那天起就再也沒有和我對話過了。父親和母親的關係變得惡化,家裡再也不會有人說話了。
偶爾仍會聽見父親的怒吼。諷刺的是,對我來說,這成了最能感受到家庭氛圍的瞬間。
然而,我並不憎恨這樣的父母。隨著自己逐漸成長為大人、隨著自己更熟悉這個社會,我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父親肯定只是有某一處的齒輪無法好好嵌合,造成這樣的原因並不是父親,而是這無情的社會,以及──
「都是因為妳生了那傢伙,我才會過得這麼慘!」
生下我而產生的疲憊感。……(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