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桐壺

全一冊

話說從前某一朝天皇時代,後宮妃嬪甚多,其中有一更衣,出身並不十分高貴,卻蒙皇上特別寵愛。有幾個出身高貴的妃子,一進宮就自命不凡,以為恩寵一定在我;如今看見這更衣走了紅運,便誹謗她,妒忌她。和她同等地位的、或者出身比她低微的更衣,自知無法競爭,更是怨恨滿腹。這更衣朝朝夜夜侍候皇上,別的妃子看了妒火中燒。大約是眾怨積集所致吧,這更衣生起病來,心情鬱結,常回娘家休養。皇上越發捨不得她,越發憐愛她,竟不顧眾口非難,一味徇情,此等專寵,必將成為後世話柄。連朝中高官貴族,也都不以為然,大家側目而視,相與議論道:「這等專寵,真正教人吃驚!唐朝就為了有此等事,弄得天下大亂。」這消息漸漸傳遍全國,民間怨聲載道,認為此乃十分可憂之事,將來難免闖出楊貴妃那樣的滔天大禍來呢。更衣處此境遇,痛苦不堪,全賴主上深恩加被,戰戰兢兢地在宮中度日。

㊟ 妃嬪中地位最高的是女御,其次為更衣,皆侍寢。又次為尚侍(亦可侍寢)、典侍、掌侍、命婦等女官。尚侍為內侍司(後宮十二司之一)的長官,典侍為次官,掌侍為三等官,命婦又次之。


這更衣的父親官居大納言之位,早已去世。母夫人也是名門貴族出身,看見人家女兒雙親俱全,尊榮富厚,就巴望自己女兒不落人後,每逢參與慶弔等儀式,總是盡心竭力,百般調度,在人前裝體面。只可惜缺乏有力的保護者,萬一發生意外,勢必孤立無援,心中不免凄涼。

㊟ 當時的中央官廳稱為太政官。左大臣為太政官之長官,右大臣次之。太政大臣在左右大臣之上,為朝廷最高官。左右大臣之下有大納言、中納言、宰相(即參議)。太政官下設少納言局、左弁官局、右弁官局。少納言局的官員有少納言三人,外記次之,外記有左右大少各一人。弁官有左右大中少弁各一人。左弁官局統轄中務、式部、治部、民部四省;右弁官局統轄兵部、刑部、大藏、宮內四省。統稱八省。省下面是各職和各寮,均屬省管。省的長官稱卿,次官稱大輔、少輔,三等官稱大丞、少丞。職的長官稱大夫,次官稱亮,三等官稱大進、少進。寮的長官稱頭,次官稱助,三等官稱大允、少允。


敢是宿世因緣吧,這更衣生下了一個容華如玉、蓋世無雙的皇子。皇上急欲看看這嬰兒,趕快教人抱進宮來。一看,果然是一個異常清秀可愛的小皇子。

㊟ 按那時制度,坐月子照例是在娘家的。


大皇子是右大臣之女弘徽殿女御所生,有高貴的外戚作後盾,毫無疑義,當然是人人愛戴的東……(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