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航標(2/2)

全一冊

  回思往事感傷多。


源氏公子正有同感,便答詩道:


 回思浪險風狂日,

  感謝神恩永不忘。


果然靈驗!」說時喜形於色。惟光便把明石姬的船被這裡的盛況所嚇退之事告訴了公子。公子吃驚道:「我全然不知呀!」十分可憐她。他回想神明引導他到明石浦之事,便覺這明石姬異常可愛。料想她此時必然悲傷,總須給她一信,以慰其心。


源氏公子告辭住吉神社後,到處逍遙遊覽。他在難波浦舉行祓禊,在七瀨舉行的特別莊嚴隆重。他眺望難波的堀江一帶,不知不覺地吟誦古歌:「刻骨相思苦,至今已不勝。誓當圖相見,縱使捨身命。」流露了對明石姬思念的心事。近在車旁的惟光聽了吟誦,立刻會意,便從懷中取出旅中備用的短管毛筆來,於停車時呈上。源氏公子接了筆,心念這惟光真機靈,便在一張便條紙上寫道:

㊟ 此古歌見《拾遺集》。「捨身」與「航標」,日語讀音相同,都讀作miotsukushi。難波地方海中航標特別有名。此古歌乃就目前所見「航標」而詠為戀愛「捨身」之意。猶如中國詩「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亦因「晴」與「情」同音而指東說西也。以下源氏與明石姬唱和的詩,也都根據此古歌。


 但得『圖相見』,不惜『捨身命』。

  賴此宿緣深,今日得相近。


寫好之後,把紙條交與惟光。惟光便派一個知道詳情的僕人把這詩送交明石姬。


明石姬望見源氏公子等並馬而過,心中悲傷。正在此時,忽接來書。雖然寥寥數語,亦覺甚可喜慰,感激之餘,流下淚來。便答詩云:


 我身無足道,萬事不隨心。

  哪得通情素,為君舍此身?


把詩附在她在田蓑島上祓禊時當作供品用的布條上,交使者復呈公子。


日色漸暮,晚潮上漲。海灣里的鶴引頸長鳴,其聲清厲,催人哀思。源氏公子感傷之餘,幾乎想不避人目,前去與明石姬相會了。便賦詩道:


 青衫常濕透,猶似旅中情。

  聞道田蓑好,此蓑不掩身。


回京時一路上逍遙遊覽,但心中念念不忘明石姬。地方上的妓女都集攏來逢迎。那些雖為公卿而年輕好事之人,對這些妓女頗感興趣。但源氏公子想道:「風月之事,情感之發,亦須對方人品可敬可愛,方有意趣。即使逢場作戲,倘對方略有輕薄之態,也就失卻牽惹心目的價值了。」因此那些妓女人人裝模作樣,撒嬌撒痴,而源氏公子只覺得討厭。


明石姬等候源氏公子去後,次日適逢吉日,便赴住吉神社奉獻供品。這才完成了與她身份相稱的祈願。然而此行反而增加了她的哀思,此……(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