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冊

說故事的能力  文∕方文山

我只能說,有些事,還真的有「天賦」這一回事。

「於是我開始跟牆壁說話,卯起來用原子筆在牆壁上塗鴉留言,一個人跟很有義氣卻默不作聲的牆壁討論起漫畫的連載內容,有時還故意提高分貝,讓大家知道即使我身處劣勢,還是不停地戰鬥。」

就這麼簡單的三行字,就已經淋漓盡致生動地描繪出主角凡事不按牌理出牌的無厘頭個性。九把刀的語彙就是如此引人入勝的牽引著你興趣盎然地閱讀下去,一樣是屬於文字的探險世界,九把刀在他小說入口處的小徑上硬是長著跟別處不一樣的羊齒植物。

當李安選擇王度廬原著《卧虎藏龍》改拍成電影,而不是採用擁有華人武俠至尊地位的金庸小說,並且得到第七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時,這已經賞了一巴掌似地提醒我們一件事──說故事的能力遠比故事本身重要。如果李安是善長用影像魅力說故事的人,那九把刀就是把文字玩弄於股掌間,熟稔於文字魅力的人。

寫作不難,難的是故事題材的尋找,故事題材的構思其實也不難,難的是作者個人的敘事手法有何特殊,也就是說故事的方法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一段關於年少輕狂很家常菜的故事,是任何人都擁有過的人生經歷,但九把刀卻硬是有能力讓你花錢去購買他的人生經歷,這種特殊的說故事的能力,在暫時還想不出其他合理貼切的形容詞時,我們姑且稱之為「天賦」。


歡迎你們和我一起進入九把刀的世界  文∕李威

當初會認識九把刀是透過一個知名女藝人的強力推薦,還記得她在說到他的時候,對他的作品如數家珍,介紹得巨細靡遺。看她滔滔不絕的說,臉上的表情就像一個超級女fans對偶像的崇拜和欣賞,那時心裡就在想:怎麼會有如此這號厲害人物而我卻毫不知情。在她的強迫和威脅利誘之下,我看了我生平的第一部九把刀的小說:《獵命師傳奇》。還記得那時原本不太感興趣的我,在所有不拍戲的空檔里,唯一做的事就是抱著他的書席地坐在角落埋頭苦讀,雖然其間不時被那知名女藝人嘲諷,但我仍然投入在他的文字世界裡而甘之如飴。那時被他充滿創意的故事背景還有滿腔男子漢的武俠熱血所深深吸引,也似乎感覺到一代大師倪匡的那股氣味,而心裡不自覺地訝異著。接下來我又看了他的一本作品,另一種驚悚類型的《樓下的房客》。我心裡的那個驚嘆號變得更大,怎麼會有一個作家可以創造出兩種截然不同?同時深深吸引人的作品,於是對這個人產生了莫名的欣賞和高度……(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