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全一冊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告白的最好時機」這種東西?

喜歡一個人,在什麼時候告訴那個人,真的很重要嗎?

我們看了太多好萊塢電影,看過太多日劇,看過太多言情小說與少女漫畫等,這些東西再再教育我們,告白一定要浪漫,一定要精心設計,一定要讓對方眼睛為之一亮(最好還能夠再蕩氣迴腸中帶點淡淡的淚光),不然就辜負了「愛情」兩個字之所以發生在妳我之間、而不是其他人的獨特意義!

受過長期精良的訓練,我們知道告白的時機可以有很多可能。

例如在課堂上朗頌國文課文時突然若無其事地說出「沈佳儀我好喜歡妳,請妳當我的女朋友吧」這樣的怪句子,或是在掃地時間一起倒垃圾時不經意將喜歡脫口而出,或是在朝會時操場上唱國歌時吼出喜歡妳……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愛情,意味著至少有一百種喜歡人的方式,既然如此,告白的時機也就真的是千奇百怪。

但,弔詭的問題來了……如果女孩也喜歡男孩,那麼男孩在什麼時機告白,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即使告白的方式五花八門,看起來很有怦怦響動的生命力,但如果告白的對方,竟然可以決定女孩「會不會喜歡男孩」或「會不會答應與男孩交往」,那麼「喜歡的定義」就幾乎與愛情脫鉤,變成一種只講浪漫花招,而不深入真正本質的東西。

所以在我心目中愛情的樣貌里,即使男孩一邊打呵欠一邊告白,女孩九成還是會答應與男孩交往,剩下失敗的一成機率,就是男孩有毀滅性的口臭這件事在打呵欠告白的瞬間,殲滅了女孩對男孩的喜歡,算是意外。

既然告白的方式僅僅是表相,告白的結果不會因此而改變,那麼「苦苦思考告白時機」或「如何在驚喜中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愛意」這件事,難道都只是愚蠢的把戲嗎?

不,反而格外珍惜了。

那是一種心意。

每個人都想要讓心愛物件在見識到自己的喜歡時,能夠擁有最好的心情,好記憶相本里留存最深刻的一頁。

所以我們挑場合,選時間,製造氣氛,為了他,為了她,為了彼此。

多麼誠意的心意。

回到故事。

錯過了我心中理想的告白時機,整個大一,就在繼續與沈佳儀維持好友關係的模稜兩可中度過。

在那個根本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在宿舍公共電話前長長的隊伍里,拿著電話卡度過好快樂的夜晚。

抽屜里沈佳儀的信件越來越厚。

為了縮短我跟沈佳儀的致命三公分,我時不時就往隔壁清大的游泳池跑。

為沈佳儀哼哼寫寫的歌,已經可以出一張精選輯了。

在這段期間,我與這群同樣喜歡沈佳儀的死黨們,在泳池裡度過一個充滿氯氣……(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