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全一冊

對無處可歸的人來說,大學這可以自由一、兩個月的長假時間長過頭了。

升上大學之後的第一個期末考結束,慶祝會和社團的活動告一個段落之後,同學們陸陸續續開始返家,獨留我一人在公寓。

不管是今天、明天還是後天,都沒人陪我說話。只是每天起床,到了吃飯時間就自己做飯、自己吃飯、自己收拾,每天不斷重複相同生活。過著這種讓人快要精神不正常的生活,我不禁怨恨起奪走我回家權利的哥哥。雖然我討厭老家,但不願回家和不能回家有著天壤之別,是他讓我無處可歸的。

所以我就想,去工作吧。

工作、工作、不停工作。為了要填滿所有空白時間,我兼了好幾份打工,連鎖居酒屋、家教、單場活動,長期工讀搭配短期工讀,盡量讓時間沒有空白。如此一來,不管是客人還是店員,多多少少都有和人交談的機會。當然,純粹為了賺錢也是原因之一。

「大學所需的所有費用媽媽會出,所以啟太不需要擔心任何事。」

我沒有全盤接受母親說出口的話,因為我知道我們家計窘迫,根本沒有多餘的錢。母親說出口的話毫無根據,我也知道母親只是因為想要當個好媽媽,所以才會脫口而出那種暫時應付、安慰人的話。不管怎樣,我看著在母親過度庇護下的哥哥長大,所以生理上讓我無法接受母親的資助。我想要自立,想要對誰、特別是對自己證明自己和哥哥不一樣。

「你有回老家嗎?」

對獨自生活的年輕人說這句話的意義,和簡單的招呼用語沒兩樣,特別是打工地點的鐘點中年女性常常會問這種問題。那肯定和「今天天氣不錯呢」等招呼用語同等意義,提問的人並沒有惡意。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二選一的問題,老實否定,或是說出「我有回家」的謊言。一開始我都很老實回答沒有,如此一來,就會聽到「你媽會很寂寞喔」、「別只會在外面玩,偶爾也要回家給媽媽看啊」等回應。

善良的她們會責備我不孝,催促我快回家。但我也不可能向她們解釋我不是不回家而是不能回家,只能在心裡想著「原來這就是社會上大部分母親對孩子的想法啊」,然後默默把她們的話當耳邊風。如果我因為怕麻煩而說謊,又會聽到「真好呢,哪像我們家的……」「你爸媽真會教呢」等回應。

我曾經遇過這樣窮追不捨一直說個不停的狀況。把兩者煩人的程度放到天秤上比較,我決定選擇說謊。雖然她們讚美我的母親和家庭環境讓我作惡,但比起對我善意說教、要我回去那個拒我於門外的場所來得讓我能接受。於是,我開始像呼吸般自然地說謊。說謊的對象不僅限於這些鐘點大嬸們。

我有個從秋天開始交往……(内容加载失败!)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