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 火屬性的魔法師Ⅱ 前往帝國

第一部 中央諸國篇 2

過去地球上有個名叫恩培多克勒的人。他是西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詩人,同時也是政治家……更出身名門。

他提倡萬物的根源是土、水、空氣、火四種元素。

無須多說,那就某種意義上來說沒錯。

除了光與暗屬性之外,魔法的四種屬性是土、水、風(空氣)、火就是佐證。

以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說為基礎,某個物理學家說過:

「土是固體,水是液體,風是氣體,火則是可以代表電漿。」

他在說什麼?

以水(H₂O)為例子思考。

水的固體是「冰」,由數個 H₂O以氫鍵緊密地組合而成。

水的液體是「水」,H₂O之間雖然有氫鍵,但是還算能夠活動。

水的氣體是「水蒸氣」,H₂O能夠自由自在地移動。

而說到第四種型態的電漿……這則是能由H₂O「解離」,將水分子H₂O分解成水分子H及氧分子O,再「電離」的狀態……

何謂電漿?就來看看堪稱最單純的原子,氫原子的電漿態吧。

原子的中心原子核有正電荷的質子,由負電荷的電子圍繞旋轉。氫原子中央持有正電荷的質子只有一個,周圍旋轉的負電荷電子也只有一個。一個正一個負就代表氫原子的普通狀態不是正電荷也不是負電荷。

然而,變成電漿的話,質子就會與電子分離。因為電子分離,因而稱為電離。

很難嗎?倒也不是如此。因為國中理化學過吧?國中理化應該學過離子這個說法才對。

含有正電荷的質子是陽離子,持有負電荷的電子是陰離子,雙方都屬於離子。

固體→液體→氣體逐漸縮小,就連原子也越分越小……那就是電漿,所以電漿也被稱為氣體的下一個階段。

說到為什麼要刻意解釋這麼多……是因為奧斯卡嘗試錯誤的火屬性魔法,終於抵達能夠操控電漿的等級了。當然,奧斯卡不知道電漿的存在,甚至就連這種概念也沒有。在他心中,只知道那是「非常炙熱的火焰」。

正確說來,火本身並不是電漿,而是稱為燃燒的現象。

只要是普通的火,奧斯卡就能操控自如,發射自如,但是電漿狀態的火還不至於能夠自由發射。

就算這麼說,奧斯卡的火屬性魔法更上層樓仍是事實。

據說宇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物質都以電漿態存在。換言之,就全宇宙的觀點來看,電漿可說是比比皆是。不過在奧斯卡生活的「法伊」,這顆星球上……老實說難以想像那麼的隨處可見……

電漿最常見的例子是閃電。

所以想「電漿?那是什麼?長什麼樣子?」想成閃電就好。

從聯邦移動到帝國的途中,奧斯卡身為火屬性魔法師的能力無疑提升了好幾個層次。

人想要成長時,思考或許不可或缺。面對自我,……(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