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來自上海的男子

第一卷

1

昭和六年,正是關東軍的士兵們爆破了奉天(現今的瀋陽)北方柳條湖附近的鐵軌,以此為由與中國爆發武力衝突,決心興起滿洲事變的一年。

自四年前的金融恐慌以來,面臨長期不景氣的國民們,在這場戰爭中找到了發泄積鬱的出口,紛紛給予熱烈支持。

路邊站滿了穿著仿軍服的流動販子,販賣戰車和魚雷艇之類的兵器玩具。販賣留聲機與唱片的店家也不服輸似的播放起軍歌。街上行人們則像是聽不膩般,為了聆聽而特地跑進店裡來。

當然,也有冷眼看著這股風潮,記下「但願莫要重蹈德意志帝國覆轍」的永井荷風等文人。他們希望國家不要落入軍國主義的末路,像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有亡國之虞的德國那般下場,但那終究是少數。

大多數的國民高呼萬歲,歡送日本軍,期待著軍需帶來的景氣,處於騷動的氣氛中。

在這樣的時代里,若是提到帝都的玄關,無需多言,便是指用紅磚瓦建造,威嚴的東京車站了。

一個青年從車站二號線於下午五點十五分準時抵達,由下關發車的卧鋪快車一等車廂下了車。

他約莫二十四、五歲,若混在人群中,會剛好高出一個頭。

在晚秋近冬的季節,穿著高級的雙排扣大衣,頭戴毛氈制折邊帽的青年,擁有宛如年輕實業家或外交官的風采。

不過,到底是怎麼了?

與身上的都會衣裝極不相稱地,青年像個進城觀光的鄉巴佬,佇立在車站大廳,不安地看著四周。

如果看一眼輕輕推高的帽沿下,那黑白分明的眼睛正骨碌碌地轉動著,是張彷佛充滿好奇心,予人好感的少年臉龐。而他高挺的鼻樑與緊抿的唇,則給人好強的印象。

總之,雖然將他說成年輕紳士並沒有什麼不妥,但當他開始喃喃自語時,總令人覺得有些不快。

「嗯!帝國飯店和丸之內飯店。規模小一點的有山形飯店和菊富士飯店嗎?」青年用類似落語「壽限無(註:落語的橋段之以。落語為日本傳統表演藝術,以滑稽的笑話加上動作吸引觀眾的話藝)」的口調,唱頌著東京的西式飯店名稱。在昭和初期,這類地方並不多。

很快就將飯店名稱讀完的青年,以為難的表情陷入一陣思緒之後,看見大廳另一頭聳立的建築物,突然微笑起來。

「啊,就選最近的地方吧,長途旅行也挺累的。」青年自言自語後,單手提起行李走了出去。

在票口交出車票後,他朝停車場二樓走去。看來是打算在映入眼帘的建築物——佔據東京車站南區二樓與三樓的東京車站飯店投宿。

這個決定與青年一身豪奢的服飾非常相配。

說到東京車站飯店,可是自大正四年開業以來,就受到眾多名流……(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