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附錄② 大公開!動畫6話劇本解說

全一冊

決定稿


2008/03/16 佐伯昭志

【這就是動畫的腳本。收錄的格式與實際使用的腳本相同。這種形式也是有意義的,之後會提到。

由於劇本原本就不是作為讀物而書寫的,我會在各處加上注釋來解說其意圖。

機會難得,也可能會寫一點吐槽。】


登場人物


宮藤芳佳

亞歷克桑德拉·V·利特維亞克(薩妮婭)

艾拉·伊爾瑪塔爾·尤蒂萊南


坂本美緒

明娜·迪特林德·威爾克

佩琳·克洛斯特曼

莉涅特·畢曉普(莉涅)

弗朗西斯卡·魯基尼

夏洛特·E·葉格(夏莉)

歌爾特露特·巴克霍隆

艾莉卡·哈特曼

【薩妮婭的名字實際是「利特維亞克(リトヴャク)」,有時無意中會寫成利特維阿克(リトヴァク),為薩妮婭配音的門脅女士經常吐槽說「哪個才是正確的!?」】


◎「薩妮婭的歌聲」的印象

·旋律簡單的鋼琴曲。印象是肖邦的夜曲那種感覺。有沒有歌詞都可以。

【實際上就如本篇中薩妮婭的台詞所說,靈感是肖邦的《雨滴》。】


○劇情中的使用方法


·冒頭中薩妮婭的歌聲

哼唱或小聲的歌聲。


·異形軍的歌聲

雖然各處都有偏離音程與節奏的感覺,但要讓人立刻判斷出與薩妮婭唱的是同一首曲子。在人聲的基礎上加工會更快嗎?


·高潮部分的戰鬥場景用原曲作為BGM,目標是與華麗的戰鬥形成不相符的感覺。中途加上廣播的效果一直到戰鬥後場景的最後。BGM→實際在作品的世界中有這首曲子,變成這樣的形式。

【一般TV動畫的劇本中很少會對畫面或音樂指定得如此詳細。

由於分業意識的存在,這種事本來是「演出家的工作」,不過這次我自己也有負責影像化的計畫(分鏡),便在這個時期就詳細指定好了。

此外,為了讓製作人員間對作品有一個共同的印象,在早期階段像這樣傳達出具體的印象是一種有效手段。

尤其是高潮部分的場景中,薩妮婭的歌聲→異形軍的歌聲→作為BGM的鋼琴曲→廣播中聽到的曲子,像這樣,雖然是同一首曲子卻有四種變化,如果失敗了的話就全完了,所以在劇本中就要詳細指定好。】


◎異形軍的印象

充分利用高速的一擊脫離型。看準時間進行攻擊的巨炮主義型。核心靠近前端。形狀細長,類似針或火炮的炮身。


●Avant·夜晚·魔女基地上空

【指Avant-title。】note

眼下的整片雲層反射著月光,發出白色的光芒。

【雨雲上下世界的景色完全不同,這一印象是以小說《夜航》中描繪的場景為靈感,作者是代表作為《小王子》的聖-埃克蘇佩里。】

薩妮婭優雅地飛行在空中。白雲與星空與黑衣服少女的對比……(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