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近年來的瑣事」

第一卷

在盛大的生日會後,我終於四歲了。

這一年裡我在一邊學習日語的基礎下,不斷擴大著朋友圈,鍛煉人際交往的技能。至少相比見到千春已經成長了不少,而這種進步的最大功勞者是千春,離不開她的幫助。

千春的性格格外開朗,雖然有的時候很強硬、不講理,但如果沒有她,我的人際鏈可能就要在痛毆同齡人後徹底碎裂。

每每想到這裡,後脊都不禁發寒。如果沒有遇到千春,我之後的人生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樣一想,公園事件也並非全都是壞處,至少我能和千春結識。但即使是這樣說,我依舊不願回想起那天的經歷。理由是會自然而然地聯想起不好的事情。


先前的猜疑也都是錯誤至極的,千春的朋友比我想像的要多很多。

不過也是,牙都沒長齊的三歲小孩怎麼可能會去刻意孤立某人呢。是我把人類這種生物想得太悲觀了。


而那兩個小男孩對千春的態度只是因為雙方之間發生了一些很符合這種年齡的矛盾罷了。後來的交涉也十分順利,我們互相道歉,現在表面上也算是交往稀少的朋友。



以及,惠子肚中的兩個新生兒也即將誕下。一男一女的雙胞胎。

確定懷孕是見到千春後的隔天,良的臉上洋溢著足以讓人反胃的喜悅與幸福。在我生下來前這個人應該也是這種表情吧。


我要有弟弟妹妹了啊,前世身為孤兒的我,可沒有這種東西可以依靠。所以像兄弟姊妹這種東西完全無法想像。


該怎樣去面對他們呢——哥哥的話應該要擔當起樹立榜樣的責任吧,說不定還要幫助照顧這兩個寶寶,但我在這一方面一竅不通啊,看來是要作一番功課了……要是被討厭了該怎麼辦呢……

肩上的負擔一下子加重。這可能就是一種被稱為責任感的心理吧。


但光想著這些也不行,這邊還有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到該上幼稚園的年紀了。


聽說街坊的很多小孩在很小時就已經被放在保育園,包括千春在內。然而我家並不滿足「雙親均需就職」的條件,也並不需要拜託別人來照顧我,所以我便一直呆在惠子的身旁。

說起來,惠子好像是無職者,平時在家裡負責家務一類,管理著家中的開支,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一種被稱作「家庭主婦」的角色。

反之,良的工作我還無法推斷出來。

一般一個月有三天的休息。平時早八時左右出門,晚六時左右到家,當然也有幾天的時間發生出入。完全看不到他在家裡工作的痕迹,平日也只是身著西服,提上手提皮包就出門(倒不如說在晨街上到處都能看到這種上班族的穿著)。

大概不是什麼很辛苦的工作吧,良這四年里的精神狀態一直都很好,甚至還有餘……(内容加载失败!)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