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話
第二章 舵手
高二的課程更多而且更難了,幾乎每門課的老師都在強調這個學期上的某某課是重點。作業越來越多,鄧川覺得四周的人也越來越沉默了。只是吳岩有時還會和鄧川上廁所,不過兩人一般都是聊些輕鬆的話題,鄧川每次想和他說說現狀,吳岩總會搪塞掉,大概他不願意和人聊這個東西。方雪嶺的書還在鄧川書包里,這不是因為鄧川隨時要看,而是為了躲家長。上一次看《雪國》又被家長斥責,鄧川擔心如果這本《在輪下》被繳了過去,那就沒法和方雪嶺交代了。鄧川平時看書也就是在被子里打手電筒看幾頁,然後又趕緊塞回書包裡面。鄧川有時覺得自己被擠壓的無處可走了,只剩下考試成績一個出口。
撫川的九月有時候會下一點雨,天氣總是劇烈地變化,忽冷忽熱。真正等到」秋高氣爽」要到十月末,不過那時候冬天也快來臨了。如果說九月初還有殘存的暑氣,總的來說算乾爽,九月末的天氣卻完全不同,細密的雨網遮蓋著整個撫川城。說是霧,人可以很明顯感受到水滴濺在脖子上,打濕衣服的難受觸感;說是雨,水滴只是在天上飄著,並沒有下落到地面,只是隨風飄浮,眼中的景色是灰色且模糊的。鄧川討厭這時候的天氣,不過天氣和月考一樣,是沒法改變的。在國慶假期前通常都有一次月考,而這次考試通常老師們是比較看重的,按照康祥的說法,是檢驗假期狀態的最好表現。鄧川覺得自己的狀態似乎還可以,課聽的懂,作業好像問題也不大,只有數學還是半死不活的樣子。除了心情比較苦悶,其他好像也和高一的自己差別不大,不過班上的氛圍卻發生了很大變化。鄧川高一下學期時,還會和周圍人聊聊天,而現在越來越少。鄧川每次離開教室去外邊透透氣,都看見同桌桌子上堆得很高的書,同桌總是埋著頭在算題目。
月考前一天,鄧川又被早晨的鬧鐘吵醒,看一看時間,現在是早上六點半。不情願地從被子里爬起來,整理一團漿糊的腦子,拉開窗帘,外面的雲層直直地壓向地面,似乎六層樓高的教學樓上方都有雲霧的浮動。鄧川一出房間,就感覺到空氣異常地潮濕。氣溫不低不高,卻恰好使人感到不適。鄧川此時換上了灰色的秋季校服,袖口的鬆緊帶非常緊,鄧川很厭惡這種被勒住的觸感。媽媽早上煮了碗麵條,炒了一盤青菜,旁邊還有一個雞蛋。通常鄧川的媽媽都是六點起床去做早飯,然後去補覺。鄧川知道這是擔心外面的早飯不幹凈,所以特意早起做飯。鄧川草草把飯吃完,背起書包就向學校走去了。此時是人流高峰時段,學生都陸陸續續趕向學……(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