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夜 東家

單行本

我是各位日思夜想的平野勇氣,哪啊哪啊(神去話,原本是「慢慢來嘛」「先別急」的意思,但打招呼表示「天氣真好啊」或是「你好」時,也會說這句話)。

今年冷得特別早,每天晚上都吵得像樂團表演的蟲鳴聲已經消失。隨著冬天的腳步接近,村子裡漸漸變得安靜,很快就會被白雪籠罩。

十一月之後,在海拔高的山區,樹葉開始變紅。不過神去村周圍的山幾乎都植了樹,一整片的杉樹或檜樹即使冬天也不會變紅,放眼望去,大部分仍然是一片綠色。

只是這種綠色和初春那種清透的綠,或是盛夏那種醒目的油綠不一樣,是帶有一點黑的深沉顏色,在厚實的白雲下,準備迎接冬天的到來。只有零星幾棵葉子掉了的闊葉樹點綴其間,從山頂一帶開始,漸漸變成紅色或黃色,逐漸向山下延伸。

針葉林中為什麼會出現闊葉樹?其實是有原因的。

第一,特地留下來作為山林界線的記號。

有時候,一座山並不一定屬於同一個人。清一哥雖然有好幾百座山,但大部分山林主只擁有山的一部分。比方說,某座山東側斜坡是A的,西側屬於B。

當然不可能用繩子劃分界線,所以就會留下一棵闊葉樹。這棵櫃樹東側的杉樹和檜樹統統是A的,西側的屬於B。如果用標識或廣告牌區別,可能會生鏽或腐朽,但闊葉樹卻可以落地生根,生長几百年,而且在一片整齊的針葉樹中,唯一的一棵闊葉樹格外醒目,所以便成為天然的界線(雖然只是一個點而已)。

第二,該區無法植樹。

山上的斜坡並不平坦,有很多凹凸不平的地方,曾發生過的山崩有時候會導致斜坡的一部分凹下去一個大洞,或會留下巨石。

這種地方當然不易種植杉樹或檜樹。倒是與喜力大如牛,搞不好可以把大岩石推開。

神去村一向遵從「哪啊哪啊」的精神,覺得「在這裡植樹,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時,就會決定「算了,算了」。但是,在有些不只是斜坡,反而更像懸崖的地方,他們會毫不退縮地種下杉樹和檜樹樹苗。尤其是與喜,不僅力大無比,還膽大包天,背著裝了很多樹苗的竹籠,在簡直把我嚇得屁滾尿流的山崖上,照樣大步往下爬。

然而,並不是所有林務工作者都具備與喜那種猴子般的運動能力,在難以種植樹苗的地方,就會留下闊葉樹,有些色彩鮮艷的樹葉格外賞心悅目。

第三,山林主放棄林業。

清一哥之前曾經嘆著氣說,如今很多木材都依賴進口,影響了日本的林業發展。林業絕對不是高報酬率的生意,許多山林主也不再從事林業。如果山上有植林,為了使山林保持良好的狀態,往往會委託中村林業株……(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