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第一卷

非遺

葯發木偶

葯發木偶源於宋代的一項煙花雜技,是以火藥帶動木偶表演的傳統手工技藝。曾一度被認為在國內早已失傳,研究人員考證後認為,長期以來存在於浙江泰順民間的「放花木偶」即為葯發木偶。自清朝中葉從福建傳入,完整保留起製作、表演技藝。在一根長度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隔層裝置特製煙花輪和身穿光臘紙服裝的木偶,當最低層的煙花輪引線點燃後,會逐層噴放艷麗火花,帶動木偶表演。只在廟會、祭祀等重大節慶活動時舉行。演出內容有《西遊記》等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劇目,也有流傳於本地的一些劇目。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