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年表(2/2)

第一卷

2217年5月在北美大陸的戰況,以洛磯山脈為邊界線的戰線,陷入膠著狀態。

2217年6月2日歐亞大陸聯合政府軍越過烏拉山脈開始進攻。裏海沿岸各都市都自動地宣告自己是無防備都市。

2217年6月6日西半球合同政府在裏海沿岸使用局地戰用核武兵器。歐亞大陸聯合政府依然一一應戰。(「惡魔的三天」。)

2217年6月17日西半球合同政府和歐亞大陸聯合政府,簽訂彼此之間禁用核武兵器條約。此條約即日生效。

2218年4月18日第二次統和戰爭「休戰」推測有二十億六千萬人死亡。當中,因直接參戰而死亡的有三億人之多。此時,質疑國聯抑制戰爭的能力的聲音高漲。各地開始針對樹立統一政體一事互相討論。

2228年二四基的元素變換系統開始啟動。計畫將木星的大氣之中的圭等元素合成後,再朝向事先已固定的凝結點打出去。創造行星階段開始。

2287年5月新行星NO.1到達預定的質量。

2295年新行星NO.3(也就是以後的賽安行星)到達預定的質量。

2301年進入二十四世紀。舉行「地球政府」成立一百周年紀念典禮。在典禮上,地球政府元首K·傑克森除了承認現任政府內部也有很多腐敗的組織存在之外,更呼籲要回到創立「地球政府」初時的精神。地球總人口數為一百四十三億兩千萬人。月球表面都市人口有六千兩百二十萬人。居住在宇宙空間殖民地的有五億一千萬人。金星上有九千七百萬人口,火星上有兩千零五十萬人口。

2320年新行星NO.15到達預定的質量。創造行星階段結束。

2322年創造行星階段結束後,地球政府內部對於監視元素變換系統之後的利用方法一事,抱持對立意見的衝突情形浮上檯面。

2323年10月29日巡視元素變換系統管理上,在地球政府內部持續進行的調整作業失敗。來自舊西半球合同政府的人和舊歐亞大陸聯合政府的人分為兩派,陷入內戰狀態。(「大內戰」爆發。)

2323年11月地球的內戰波及到木星軌道上的前線基地內。為了爭取元素變換系統控制權,雙方陣營起了衝突。

2323年11月9日元素變換系統處在無人控制之下依然啟動的狀態中。因為採取緊急停止措施,而造成木星附近周圍的重力場發生震動。元素變換系統在無法控制位置的情況下,墜落在木星表面上。研究小組內的組員,全員一千兩百九十人的命運也一同墜毀了。

2323年12月地球政府宣布成功地鎮壓住內亂。

2324年1月22日舊西半球合同政府陣營的一部分勢力,要求地球政府的指導階層人員及時退出。

2324年1月25日地球政府正式拒絕退出的要求。此外,還稱……(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