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全一冊

我是作者中西鼎。本後記包含劇透。

創作本作期間,我遊玩了一款遊戲。那是Leaf品牌於一九九六年製作的ADV遊戲『雫』。這款發售於約三十年前的成人向遊戲,至今仍擁有狂熱人氣,甚至海外宅族中也不乏粉絲……說「似乎」也不準確,因為為購買『雫』而在工作日白天前往秋葉原駿河屋時,我親眼目睹外國遊客瘋狂掃購成人遊戲,因此想必確有其事。

之所以遊玩,是因為本作創作陷入瓶頸。為完成此書,我廢棄了兩份大綱,刪除了耗時一月有餘的稿件。足見創作過程何其艱難。

當時正漫不經心瀏覽X時,一條熱愛『雫』的英語圈宅族推文映入眼帘。「『雫』這名字我聽過,但究竟是怎樣的故事呢?」帶著疑問查閱維基百科劇情簡介後,我頓悟了:「就是它!」

簡介中聚焦的,正是我試圖在書中描繪的某種「情感」。那是人人皆有卻被社會否定、難以在創作中表現、甚至沒有名稱、連我自身都無法釐清本質的情感。暫且稱之為「情感α」吧。『雫』的簡介中,處處可見「情感α」的蹤跡。

於是我前往秋葉原,花了一整天尋找安裝Windows XP的電腦。因為運行舊版『雫』必須使用Windows XP。這款2001年發布的操作系統在中古市場也難覓蹤影,尋機過程異常艱辛。好不容易找到後,另一重不安又湧上心頭:「費這麼大功夫,要是遊戲不好玩可怎麼辦」

就這樣,我開始了『雫』的遊玩。

幸運的是,這確實是有趣的遊戲。雖與預想多有不同,也充滿時代烙印,但總體而言給了我極大刺激。

遊玩後我有所領悟。

原來我早已接觸過數部以「情感α」為主題的作品並欣賞過它們,只是此前未能用語言準確表述這一點。

多數以「情感α」為主題的作品都創作於九十年代。

——大衛·芬奇的『搏擊俱樂部』『七宗罪』,支撐我高中時代的『筋肉少女帶』及其主唱大槻ケンヂ創作的『咕嚕咕嚕使者』『新興宗教Omoide教』,Leaf的『雫』『痕』,我擅自認為受九十年代亞文化影響的5pb.科學冒險系列『混沌之子』『命運石之門』,動畫『非常偶像Key』『玲音』……等等眾多作品都以「情感α」為主題。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見解,想必有人並不認同。因此這終究只是「我的感受」。是我擅自從這些作品中解讀出那種情感——某種殺伐而頹廢、自毀又自省、似在抗拒又似求救、卻又異常浪漫、對人工永恆愛戀不已的「情感α」。我認為作品解讀本就該因人而異。

總之,以這種認知為推動力,我終於得以順利推進本作創作。因為看清了想寫的內容,也了解了前人如何描……(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