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全一冊
中學的文化祭是在夏天舉行的,而不是秋天。期末考試的準備與文化祭的綵排交織在一起,考試結束後,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便匆匆迎接文化祭,然後馬上進入暑假。至於為何安排如此繁雜的日程,尾上也無法理解,或許是為了照顧即將面臨升學考試的三年級學生。
在進入二年級時,班級重組進行了。雖然有可能和澄香分開,但尾上已經做好了接受的準備。三月的最後一天,她主動提到「即使分在不同班級,我們也要一起上學哦」。
然而,當新學期的第一天看到班級編製表上兩個名字在同一框內時,他才鬆了一口氣。
新班級唯一的不滿就是有鯨井的存在。他是把尾上孤立的人,雖然間接促成了他和澄香的關係,但那只是結果。尾上並不懼怕他對自己做什麼,而是不喜歡這個象徵著苦澀一個月的存在。
轉眼間四月過去了,連假結束後,文化祭的準備開始了。尾上的班級決定表演一齣戲劇,這幾乎是班主任的獨斷決定,卻沒有人反對。中學的文化祭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有太大差別。
既然要演戲,就必然有主角、配角、群眾角色和後台工作。尾上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會是後台的一員,其他同學似乎也這麼想。班上沒有喜歡搶風頭的角色,也沒有責任感強的優等生,大家一個個開始選擇那些不起眼的角色。當尾上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時,卻發現剩下的只有主角的角色。
澄香同樣走上了這條路。看到尾上無所事事,她也決定不再參與後台的競爭。
「我以為尾上會想當主角呢。」澄香笑著說。
想像自己站在台上演戲讓尾上感到厭倦,但想到澄香會和自己一起承受這份苦惱,心情稍微舒緩了一些。雖然他過去在幼稚園和小學時參加過一些演出,但那都是無關緊要的角色。尾上不認為自己能演得好,但中學生的演出沒人會期待太高。只要不忘詞、站那裡發獃,應該能勉強應付過去。
然而,意外地,班上卻有一個人對中學生的演技抱有相當的期待。
鯨井從讀台詞的階段就顯得十分煩躁。他瞪著正在朗讀的同學,每當一段台詞結束,就會不屑地嘆氣。每當教師發出指示時,他也會皺著臉朝那個方向看去。這種不悅的樣子與平時友好的鯨井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人覺得他對演出的質量感到失望。
談到他自己的表現,儘管心中感到不甘,尾上卻無法找到批評的理由。鯨井擁有適合演劇的洪亮聲音,他不需要過度的抑揚或身體動作就能表達角色的情感。他的演技自然流暢,與其他同學的表現融為一體,彷彿他在舞台上施展著一種魔法。雖然尾上心裡早已預感鯨井的表現會與眾不同,……(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