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引力場的相互塑造

番外(一真/七緒)篇 寂靜的恆星與他的小行星

恆星的引力塑造著行星的軌道,而行星的存在,也在微妙地改變著恆星的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真和七緒之間的關係,逐漸從單向的跟隨,演變成一種無聲的、雙向的塑造。


一真開始在他的觀察筆記中,出現了一些與純粹寶可夢數據無關的記錄。這些記錄通常與七緒有關,像是系統日誌中偶然混入的、關於某個特定進程狀態的備註。


· 「日期:XX。輔助記錄單元(七緒)情緒狀態:積極。表現為面部肌肉群特定收縮模式(嘴角上揚角度平均15度),聲波頻率提升12%。可能影響因素:獲得新型彩色鉛筆。」


· 「日期:XX。輔助記錄單元(七緒)情緒狀態:消極。表現為眼角液體分泌,聲波振幅異常增大。直接誘因:與其他人類幼體發生衝突。干預措施:遞送光滑石英石一枚。效果:聲波振幅在3分42秒後恢複基準水平。」


· 「日期:XX。輔助記錄單元(七緒)物理狀態異常:右膝表皮組織破損,伴有微量血液滲出。處理方案:應用無菌敷料(創可貼)。觀察結果:疼痛相關應激反應在敷料應用後17分鐘顯著降低。」


這些記錄冷靜、客觀,如同他記錄一隻寶可夢的行為變化。但記錄行為本身,就意味著七緒這個「變數」在他系統中的權重正在不斷增加。他開始有意識地收集關於她的「數據」,並嘗試進行「干預」和「效果評估」。這已經超越了對一個「環境背景音」的簡單接受。


七緒則在無意中,承擔起了一真與外界之間的「翻譯器」角色。


當父母無法理解一真某個看似突兀的行為時,七緒會嘗試解釋。


「爸爸,哥哥不是不尊重老師。他只是覺得那個關於『威嚇』特性的標準答案不完整。」


「媽媽,哥哥把我的玩偶拆開不是搞破壞,他是想研究裡面的發聲結構,他說和圓法師的發音器官有點像……」


她的解釋往往帶著童稚的揣測,並不完全準確,但她是唯一一個試圖去「翻譯」一真邏輯的人。她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緩解了父母面對長子時的無力和焦慮。


在學校里,當一真說出那些讓老師和同學瞠目結舌的言論時,七緒會在課後,偷偷找到相關的人,用更符合常理的方式重新「包裝」哥哥的話。


她會對被指出玩偶結構錯誤的同學說:「我哥哥的意思是,你的玩偶很特別,他很好奇是怎麼做的。」


她會對被質疑對戰經歷邏輯漏洞的同學說:「我哥哥覺得你的戰術很厲害,就是有個小細節可以做得更好。」


這些「翻譯」充滿了善意的小謊言,是她保護哥哥,也試圖讓哥哥不被那麼排斥的方式。她像一個蹩腳的外交官,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