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如是我聞
全一冊
一時佛住西方沙海釋舍利經法
眼前是一片鉛色的風景。
灰雲抑抑的天空中,到處都是黑色的條紋雲。大概馬上就要下雨了吧,空氣中已經包含了雨的氣息。
下面的海陰沉沉的,水色渾濁,被風吹得隆起,連波濤也是灰色的。
風是西風。四方形的帆鼓鼓的,風拂過耳邊,吹向故鄉……
故鄉……
站在木船的前端,望著眼前的大海。
閉著嘴的圓載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奇怪,臉上浮現出譏諷的笑容。
故鄉就在海的另一邊。
但是,故鄉究竟是什麼呢?
離開日本已經四十年了。圓載的一生中,在唐朝生活的年月更長。事實上,唐朝的語言反而更適合自己。
四十載的歲月,把這個充滿希望和野心的留學僧,變成了一個普通的老頭子。圓載已經七十歲了。
用指尖摸了摸,感覺臉上刻著深深的皺紋。
未來不會太長了吧。
到底是什麼驅使這樣的老人踏上危險的海上之旅呢?圓載很清楚渡海有多危險,因為他來到唐朝時遭遇了暴風雨,險些喪命。
是思鄉之念嗎?
但是,圓載已經不知道哪裡是自己的故鄉了。
就算平安回到日本,也不覺得親人還活著。雖說是異國,但唐朝至少有一些朋友。現在回到日本,還有知道圓載的人嗎?
是很久很久以前分別的圓仁?還是以前在天台山遇到的圓珍……
圓載的臉,又浮現出譏諷的笑容。想起圓珍那張熊熊燃燒的野心和背後的不安交織在一起的臉,以及一模一樣的自己。
圓載苦笑道。突然,收在船倉的那部經典浮上心頭……
智慧門難解難入,唯佛所知。
「是嗎?我知道了。」
「似乎要起風了,這裡很危險,您能回到船上去嗎?」
路過時,一名滿臉通紅的船夫惡狠狠地嘟囔道。
圓載在天台山學到的最大的東西,就是佛的道是沒有止境的。當圓載目睹了收藏在天台山的數以萬計、數以十萬計的經典和經論註疏時,不禁感到頭暈目眩。要解讀這一切,接近佛祖的真理,恐怕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圓載求學四十年,領悟的佛的教誨也不過寥寥幾句而已。
與想要了解一切的慾望相比,人生實在太短了。我沒有時間學習所有想知道的東西。或許,這才是人類最大的煩惱。
是的,圓載決意回國,並非出於思鄉之念,而是想帶回那本經書,比叡山無人知曉的經書,對圓載來說也是謎一樣的經書。還有,那座變化觀音㊟……
圓載和智聰回到了甲板上,新羅船夫們正在調整船帆。可能會刮大風。他們抬頭望著陰沉的天空,非常嚴肅。
經典……
「因為載了奇怪的東西,才會遇到風。」
回頭看去,是從僧智聰一臉驚訝地站在那裡。
圓珍對圓載從國清……(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