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羅馬帝國 皇帝的血腥饗宴

第一卷

在大競技場上演的殘酷連續劇

羅馬大競技場(Colosseum)建造在暴君尼羅的黃金宮殿遺址上,外觀宏偉壯麗。地基設計為橢圓形,其中較長的直徑為188公尺、較短的直徑為156公尺,而內側的格鬥競技場也是橢圓形,較長的直徑為86公尺、較短的直徑有54公尺。

大競技場的看台外圍牆壁設計成四層建築,高度為48.5公尺,可容納多達五萬名觀眾,最上層有廊柱的地方是隔間廂房,供女性與庶民使用,下方的三樓則是奴隸與外國人的席位。再往下則是沒有屋頂遮陽、以大理石建造而成的階梯狀觀眾席,上層席位供中產階級市民使用,下層席位則是提供給有權有勢的公民,可以就近觀賞比賽。

在最前一列觀眾席後方稍高的地方,有一層高級廂房,只有元老院議員、執政官、祭司、火神殿的貞女以及皇帝和皇族可以使用。在最高一層觀眾席的屋頂上,則有技工隨時待命,負責操作彩色的遮陽帆布頂棚,讓觀眾們能夠免去日晒雨淋之苦。

大競技場外圍有七十六個入口可以讓觀眾出入,而且每個入口都有編號,觀眾看自己的門票號碼就知道要從哪個門口進入,方便找到自己的座位。不過,有四個門沒有編號,其中兩個是提供皇帝與侍從進出,另外兩個則是格鬥士(Gladiator)的出入口。其中一個叫薩尼微瓦里亞門,提供給生還的格鬥士返回營房,另一個門稱為里維提娜里亞門(名稱源自羅馬的亡者女神里維提娜),是用來搬走戰敗而死的格鬥士的出入口。

血腥的舞台劇,格鬥士的競技

羅馬帝國的領土遼闊,各地的都市見到羅馬這座宏偉的大競技場之後,競相仿效,建造同樣的大型圓形競技場,儼然成為羅馬帝國繁榮興盛的象徵。

大競技場的主要活動就是舉辦格鬥士競技,對古羅馬人來說,這是當年最過癮的娛樂,庶民們坐在大競技場的觀眾席上鼓噪觀戰,但是對格鬥士而言,這是攸關生死的決鬥。過去羅馬貴族死後,在進行火葬儀式時,會找奴隸或俘虜來格鬥,斗敗的一方就當場殺死,當成祭品,這種儀式日後演變成為娛樂觀眾的生死格鬥,讓觀眾們能夠借著觀賞格鬥來忘憂解悶。在大競技場上觀賞格鬥時,觀眾會支持自己喜歡的格鬥士。詬罵討厭的格鬥士,娛樂效果十足。

羅馬帝國的歷任皇帝們也利用格鬥士的生死斗來提升自己的地位。過去的葬禮儀式中,斗敗的一方要成為祭品,祭祖葬禮的死者,等到格鬥演變成大競技場的表演項目之後。斗敗的一方變成了獻給皇帝的貢品。在羅馬帝國各地的都市,都會以皇帝之名舉辦格鬥大賽,紀元一世紀時,因為格鬥士……(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