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十五~十六世紀 倫敦塔的囚犯

第一卷

在倫敦塔遭到斬首的名門淑女

一提到倫敦塔,大家就聯想到那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直到現在那裡仍舊是英國皇室的行宮之一。在倫敦塔四周有身穿紅色制服的禁衛軍站崗,而且每天都定時舉行衛兵交接儀式,吸引許多遊客駐足觀賞。

倫敦塔的起源,是征服者威廉為了防衛倫敦市區而建立的防禦工事,一開始並沒有那麼多建築。只有一座正中央的堡壘名為「白塔」,是在1078年建造完成的。

後來到了十三~十四世紀,亨利三世在位時,他在倫敦塔周圍的護城河一帶又增建一連串的塔樓和城牆,慢慢演變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模樣。經過這些修建工程,原本古羅馬時代建造的外牆早已被拆除,而城區的面積則擴大到原來的三倍。除了白塔之外,還有衛菲爾塔、戴弗洛塔等等,總計有九座塔樓。

在倫敦塔內設置動物園也大約是在相同的時期。由於亨利三世喜歡珍禽異獸,有許多外國國王會饋贈各種動物給他,比方說挪威送的北極熊、法國送的大象、神聖羅馬帝國送的豹等等,還有英國各地搜羅而來的珍貴動物,都圈養在這裡。所以這座動物園堪稱是全歐洲第一座動物園,而且還開放給民眾參觀。

倫敦塔之所以染上血腥的歷史、成為牢獄、刑場的代名詞,是要到後來十五~十六世紀的時候。舉凡幼主愛德華、亨利八世的王妃安-博林、同為亨利八世王妃的凱瑟琳-霍華、大法官湯馬斯-摩爾、人稱九日女王的琴-格雷、伊麗莎白女王的親信艾塞克斯伯爵等,許多王公貴族都曾被監禁在倫敦塔內,最後落得死於非命的下場。

亨利八世的時代

別名「藍鬍子」的亨利八世,當他在位的期間,就曾經將他六任妻子之中的兩人送上倫敦塔的斷頭台,那段時期堪稱是倫敦塔背負最多悲劇的時代。

亨利八世由於王妃凱瑟琳遲遲沒有為他生下子嗣,想要跟妻子離婚,於是派遣大法宮沃爾西前去請示羅馬教皇,因為當時天主教並不允許夫妻離婚。沃爾西這個人很懂得鑽營之道,他原本是肉販之子,但是一路飛黃騰達當上樞密院議員、約克大主教、大法官,集權力財富於一身。可是,和羅馬教廷交涉離婚的事遲遲沒有辦妥,結果被亨利八世撤職,甚至以叛國罪逮捕起訴他,要將他押解到倫敦塔,1530年十一月,他還沒抵達倫敦塔,就在路上病死了。

接替沃爾西繼任大法官一職的是人文學者湯馬斯-摩爾。也就是知名著作《烏托邦》的作者。由於亨利八世和王妃的侍女安-博林有染,於是自行宣告他和王妃凱瑟琳的婚姻無效,然後和安-博林結婚,此舉違反了天主教的教規,亨利八世乾……(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