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十五~十六世紀 倫敦塔的囚犯(2/3)

第一卷

一五八六年八月,一名年輕的貴族被捕送進倫敦塔內監禁,罪名是他涉嫌營救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並且密謀暗殺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這位年輕貴族名叫安東尼-巴賓頓,他出身顯貴、家世富裕,在里奇菲爾德有自己的領地,家裡還有妻小,照理說應該過著幸福的日子,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他要從事這樣的陰謀活動呢?

其實,這位巴賓頓只不過是愛上了艷麗的女王瑪麗、甘願為她粉身碎骨的眾多男人之一罷了。不可思議的是,凡是與瑪麗有過一段戀曲的人,最後都免不了以悲劇收場。

出生後六天就成為蘇格蘭女王、五歲就當上法國太子妃的瑪麗。她的前半生可說是光彩奪目。在受到文藝復興熏陶的法國宮廷中,瑪麗一直是吸引眾人目光的第一夫人。

她有玫瑰一般的肌膚、端正工整的五官以及一頭耀眼的金髮。這麼一位楚楚動人的美女,還能流暢的運用六國語言,精通詩詞與舞蹈,在當時可說是無人能出其右的才女。

可是,瑪麗的婚姻生活並不順遂,她的丈夫弗朗索瓦二世自幼就體弱多病,登基即位之後才一年半,就在狩獵途中發起高燒,卧病在床,不久之後就病逝了。瑪麗才十七歲就成了寡婦,傷心的她只好返回自己的祖國蘇格蘭。

在蘇格蘭,負責處理政事的是她的同父異母哥哥莫瑞伯爵,瑪麗雖然貴為蘇格蘭女王,但只是掛名而已。為了度過無聊的日子,瑪麗身邊聚集了許多愛好藝術的臣子,自成一個小圈子,常舉辦法語詩歌朗誦和長笛演奏等沙龍活動。後來,瑪麗和一位隨從詩人傳出戀曲,周圍的大臣才感到焦慮,想儘快替她找到下一任的夫婿,免得這類謠言越鬧越大。

瑪麗不但是絕世美女、還擁有蘇格蘭女王頭銜,一旦開始招親,當然吸引了全歐洲王公貴族的注意,前來提親的柯西班牙王儲、瑞典國王、奧地利大公……人數多到難以做出決定。

但是瑪麗所挑選的並非這其中最有錢有勢的皇家子弟,她反而看上了一個英國貴族,名叫亨利-達恩利。這位青年才俊身材高挑、通曉舞蹈、詩詞、樂器等眾多才藝,瑪麗對他一見鍾情,認識之後還不過半年,兩人就不顧周遭的反對舉辦了結婚典禮。

瑪麗與伊麗莎白的王位之爭

反對瑪麗結婚的人除了身邊的大臣之外,還有鄰國英格蘭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論輩份,伊麗莎白是瑪麗父親的表妹,比瑪麗大九歲,伊麗莎白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孫女,而瑪麗則是曾孫女。

在通信時,她們常以姊妹相稱,感情似乎不錯,但實際上她們卻對彼此抱持著很強的競爭意識。虛榮自傲的伊麗莎白一世,聽聞瑪……(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