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此外,何謂夜之華

第一卷

晚上,寺院附近的參道(注一)上聚集了約二十人。

「唉,真是急死人,也就別再藏了罷。那片錦繪(注二)你總是朝夕不離身,更別說臂上還……」

這個寺院並不大,因為有廟會,參道上擺了許多攤子。來往人群不多卻從未間斷。在離參道稍遠之處的石制常夜燈(注三)下,聚集了許多人。

「你必定有真心所愛的男子,不然怎會對我……那麼,那男子是何許人也?說來聽聽。我山三(注四)也不是不解風情之人。」

『多謝大人恩言,但奴婢為何要告訴您呢。』

說話的男人是坐在常夜燈中央的黑衣人;回話的則是藏著手臂,羞怯地低下頭去的少女人偶。

「越隱瞞越讓人介意,越躲藏越讓人想追究。來,讓我瞧瞧手臂。」

『呀,請饒了奴婢罷。』

「不成,無論如何我都要看。」黑衣人一隻手將人偶抱在膝上,另一隻手則牽起少女

注一:參道:神社或寺院為了來參拜的人所建的道路。

注二:錦繪:彩色浮世繪版畫。明和二年(1765)年由鈴木春信所創始,以江戶為中心開始發展。

注三:常夜燈:一整晚都點著的燈。

注四:名古屋山三郎:提到名古屋山三郎,一般會想到他和出雲阿國(歌舞伎的始祖)的戀情傳說,但在此齣戲碼中只是純粹借名,故事完全不同。

的手,輕輕地用指尖將袖子往上拉。「怎麼,『相公命』(注一)?此刺青可真妙啊。」

『奴婢的相公還會有誰呢。』少女含嬌帶媚地看著滿臉驚訝的黑衣人。『雖然奴婢不配。』

「那麼你……」

『是,很久以前奴婢就對大人……』

「這……」『是。』少女低著頭,用袖子遮住白皙的臉蛋,露出的頸項飄出陣陣羞怯的氣息。

「真是令人憐愛哪。你的真心令人感動,那麼今晚就共渡一宵罷。」

『雖然奴婢配不上大人,但奴婢死不足惜了。』

「到內室去罷。屏風呢?」

『是,屏風剛被人借走了。』

「被人借走了?那就用這個代替罷。」黑衣人拿起掛在常夜燈上的破舊油紙傘。「幸虧有此傘代替屏風,一起撐罷。」黑衣人打開了傘。

『多謝大人。』

少女抬頭看向黑衣人,手靠在頰上陶醉地依偎在黑衣人胸前,黑衣人用傘將兩人遮住。

「傘上的徽紋是照降町(注二)嗎,可別下雨了哪。」

遮著少女的傘里,傳出「喀」的拍子木(注三)聲。

一時間,觀眾們鴉雀無聲。少女擦拭著頰上的顏料,從傘緣探出頭來窺探四周,然後將頭歪向一邊,剎那間觀眾們紛紛拍手歡呼。

「太精采了!」

「這個阿國(注四)真令人憐愛啊。」

「到底是怎麼耍的?看起來簡直像真人一樣。」

黑衣人並未理會觀眾的……(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